返回

大唐咸鱼王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0章 出兵还是不出兵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陛下,臣再次请奏!”

    “讲。”

    朝堂上,李世民目光淡然的看着杜由之。

    “此次高句丽与扶桑两败俱伤,无论真假,对我大唐而言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高句丽偏安一隅多年,扶桑负隅顽抗多年,若不借此机会将其一举铲除,我大唐一统天下之大计却不知要多久才能实现!”

    杜由之之前身为兵部侍郎,对于大唐地盘的扩张一直都是持积极态度,但凡有利于大唐对外扩张的事,基本上他都是支持的。

    比如这一次,面对这样一个机会,满朝文武中,支持出兵攻打扶桑的领头人便是他。

    “陛下,臣反对。”

    房玄龄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反对。

    “高句丽与扶桑大战,但战况如何,损伤几何,我们都不知道。”

    “情况尚不明朗,万一乃是高句丽与扶桑的奸计,如何是好?”

    “再有,楚王殿下刚刚出使扶桑返回,在这时候出兵扶桑,岂非叫天下人说我大唐朝令夕改,又置楚王殿下于何地?”

    房玄龄反对的理由是李恪。

    他不想看到李恪被天下人戳着脊梁骨骂。

    可此时他如此反对,在其他人眼中,岂非只顾着跪舔李恪,而不顾军国大计?

    事实上,还真是如此。

    “哼!”

    “房大人,你眼中便只有楚王殿下吗?”

    “你如此之言,却将我大唐朝廷置于何地?!”

    “是啊房大人,总不能因为楚王殿下一人,而阻挠了我大唐一统天下的大计吧。”

    朝中文武对房玄龄冷嘲热讽的不少,大多都是支持杜由之言论的人。

    唯独李世民高高在上,一直未曾开口。

    直到散朝后,御书房内,李世民将他和杜如晦一起叫来了。

    “玄龄,今日你是何意?”

    在朝堂上,他自然不好质问房玄龄的。

    “回陛下,臣只是觉得此事没有杜寺卿想象的这般简单。”

    “况且楚王殿下即将全然接手魏王七州封地,他的身份地位将不可同日而语,此事与扶桑开战,楚王殿下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形象定会一落千丈,遭人鄙夷。”

    “如此一来,日后却叫楚王殿下如何在长安立足?”

    房玄龄仍旧保持着自己持反对意见的理由,而且毫不动摇。

    毕竟说到底,李恪始终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恪脸上无光,难道李世民脸上就有光了?

    但他说这话,明显让李世民感到不爽。

    “你到底是朕的尚书,还是楚王的尚书?”

    李世民虽然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但心里的不爽却很难抑制。

    “房大人,我与陛下都知道你为楚王殿下好。”

    “但这件事始终是我大唐的机会,楚王殿下的声誉固然重要,但再重要也要以大唐为前提,此次若能借这个机会一举灭了扶桑,牺牲一下楚王殿下,当无大碍。”

    杜如晦适时出言,简单明了的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其实,他也是支持出兵扶桑的。

    “陛下,这......”

    “好了,你不必说了。”

    “朕知道让你拿银子比什么都困难,但此事乃是朕一统天下的大计,让你拿点钱怎么了?”

    “少废话,去准备准备给辽东拨款,另外粮草还需要你统筹,你少给朕推三阻四!”

    李世民最后半句,语气格外的坚决,根本不容置疑。

    房玄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杜如晦,一张老脸上满是无奈。

    “陛下,此次出兵还需一个由头。”

    “不过臣已经在办了,相信不出五日,定会有消息传来。”

    要想师出有名,那就必须有个由头,而这种事,杜如晦向来都是信手拈来。

    李世民闻声点头,而后将目光扫过房玄龄,微微挥手。

    房玄龄退下后,李世民这才皱眉看着御书房的门口道。

    “你说这老家伙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此时有些疑惑。

    “房大人向来亲近楚王殿下,此次虽说言词过激了些,但也是人之常情。”

    “再者说陛下,房大人此举,其实也是为了陛下。”

    杜如晦话到这里,没有继续往下说,他知道李世民能够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

    “朕当然知道。”

    “但这老东西怎么就不能婉转一点?非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朕难堪!”

    李世民一挥衣袖,脸上满是怒色。

    几十年的交情,无论是杜如晦还是李世民,他们对房玄龄都是了解的。

    但是正因为这种了解,所以在李世民看来,房玄龄应该是能够明白自己的苦心的。

    好不容易有今天这样的机会,若是错过,天知道又有等多久?

    “陛下既然已经决定,那房大人所言也不值得陛下生气。”

    “臣倒觉得此事该当与楚王殿下说一下,毕竟这个局面是他一手创造的。”

    “他想要三国,而我们对扶桑出兵,或许这件事挥让他有些抵触。”

    “楚王殿下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臣担心他不理解陛下的宏图大计。”

    杜如晦就比较委婉。

    说话时客客气气的,而且毫无咄咄逼人的味道。

    这让李世民听来很是受用。

    “这件事想必他会跟李恪说的。”

    “不过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朕。”

    李世民眉尖一抖,似乎想起来了什么。

    “还请陛下示下。”

    “朕前几日与楚王交谈过,他与益阳王有过一谈,但至于谈的什么,他却不肯告诉朕。”

    “朕担心益阳王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你去查查。”

    其实李世民一早就知道益阳王在李恪手中,只是有韦名美雪保护,杜如晦查不到他的行踪这很正常。

    所以当初那番要杜如晦十日之内查清楚益阳王行踪的“圣旨”也就不了了之。

    强人所难并非李世民所为。

    但此次对于益阳王到底与李恪说了什么,李世民却十分的在意。

    既然找不到益阳王,那还不能从李恪嘴里套出点什么?

    “臣遵旨。”

    “对了,那件事他究竟跟你说了没有?”

    这时,李世民忽的淡淡问到。

    “回陛下,没有。”

    杜如晦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微微垂首摇头。

    “你找个合适的机会试探一下他的口风。”

    “也该弄清楚他究竟都知道些什么了。”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