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推进了20公里但是拉合尔方向上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夜。
天亮前印度陆军才停止进攻。
打了一整夜印军官兵也要停下来休息。
当然关键还是补充弹药油水。
其实这一夜的战斗印军打得并不顺利。
在几乎所有的方向上印军都遭到了顽强阻击没有能够按照计划取得突破特别是大纵深突破。
对面巴基斯坦陆军并没有溃退而是在稳步后撤。
其实在大部分战线上巴基斯坦陆军都是在边打边撤。
对印度陆军来说这显然是最糟糕的情况。
为啥?
没法突破就没办法撕开巴军的防线自然谈不上歼灭巴军的主力甚至没有给巴军造成太大的伤亡。
相对而言印度的损失就大得多了。
一个晚上印度陆军至少损失了50辆坦克而且都是彻底损毁。
击毁这些坦克的不是巴军的坦克而是巴军的反坦克手使用的全都是从华夏引进的反坦克导弹。
其中最让印军胆战心惊的就是hj-10。
这种导弹有高达10公里的射程而且由光纤制导采用电视导引头能够做到发射后锁定。
简单的说就是在发现印军的坦克集群之后先把导弹发射出去然后在导弹飞行的过程中寻找与锁定目标最后控制导弹发起攻击而搭载与发射导弹的车辆可以一直隐蔽在山体或者建筑物的后面。
更要命的是巴基斯坦陆军的hj-10都是轻便型。
在华夏陆军中hj-10是装在步兵战车的底盘上有八联装发射器火力强度与持续能力都非常高而在巴基斯坦陆军这种导弹一般是两联或者四联装可以装在任何一种四轮军用车辆上。
在己方战线后方活动军车的灵活性肯定在坦克战车之上。
使用轻型平台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能够最大限度的分散兵力对付从四面八方杀来的印军装甲部队。
简单的说特别适合防御作战。
对印军的坦克手来说hj-10就是死神的镰刀。
为啥?
这种导弹采用的是攻顶模式而且在发起攻击之前不会有任何征兆甚至在发射的时候都没有多大响动。
因为采用的速燃火箭发动机所以hj-10的飞行速度并不是很快好处则是没有明显的尾迹。
此外导弹是在几百米的高度上飞行然后俯冲攻击印军的坦克手很难在被导弹击中之前发现异常。
夜间就更是如此了。
如果要说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太贵了。
即便是巴基斯坦能够拿到“内部价”hj-10的采购价格都高达50万美元而一枚威力巨大的hj-8t还不到10万美元。
显然巴基斯坦根本没有采购多少hj-10。
其实连华夏陆军都没有采购多少hj-10就是因为太贵了而后期购买的其实都是简化版本。
打了一个晚上印度陆军平推了20千米。
说实话这个结果根本就不值得炫耀。
如果把巨大的损失算上说是失败也没有错。
关键就是印度陆军没有在拉合尔方向上达成战役目的甚至连战术目的都没达到巴基斯坦陆军依然在战斗而且依然有强大的战斗力随着印度陆军推进巴基斯坦军队的防御力度还在不断提高。
显然照这么打下去给印军一年时间动用数百万兵力也未必能打到堡。
其实印军根本不可能打下拉合尔。
为啥?
第一个晚上印军只是突破了巴军设在边境地区的防线摸到了城市边缘还没有攻入城区呢。
等到城市战打响印军还能一夜推进20千米?
不说外人连印军的指挥官都没有多大信心。
根据后来披露的消息在当天晚上印军前线指挥官就向总参谋部提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战安排。
怎么调整?
推迟攻打拉合尔城区的时间。
按照原订计划印度陆军要在第一个晚上取得重大突破至少是在撕开了巴基斯坦陆军的防线之后才考虑攻打拉合尔城区。
有趣的是印度陆军并没有把备用计划发给作战部队。
当然确实有备用计划。
这就是如果没有能够取得突破就首先包围拉合尔然后在郊外寻找与巴基斯坦陆军主力决战的机会。
总而言之只有在消灭了巴基斯坦陆军主力消除了后顾之忧之后才会击中兵力攻打拉合尔。
只是这套计划用得上?
显然用不上。
为啥?
打了一个晚上准确的说是打了5天印军始终没有搞清楚巴基斯坦陆军在拉合尔方向上的作战部署。
也就是说印军根本就不知道巴基斯坦陆军的主力在哪。
连对手的主力在哪都不知道怎么打歼灭战?
问题是在拉合尔的巴军有近十万。
显然威胁仍然存在而且极为巨大。
那该怎么打?
按照前线指挥官的建议仍然向西突击逼迫巴基斯坦陆军出来交战准确说是逼迫巴基斯坦陆军调整作战部署。
以当时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先不说打不打得过的问题。
关键就是如果巴基斯坦陆军一直利用机动优势打运动战那么印度陆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按照计划也就是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攻打拉合尔就更谈不上按照计划占领拉合尔了。
问题是印军高层没有采纳前线指挥官的建议仍然命令进攻部队按照最初制订的计划攻打拉合尔。
换个角度这么安排也没有错。
为啥?
能找到巴军主力吗?
还有就算找到了巴军主力需要多少时间以及最后有没有把握取得胜利在取胜之后还有没有足够的兵力攻打拉合尔?
显然这些问题都得考虑。
有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在做决策的时候印军高层就必然有所顾虑。
关键还有临时调整作战计划作战部队能够跟得上节奏?
如果指挥乱了套还怎么打?
显然摆在印军面线的问题非常现实那就是在明知道计划已经行不通的情况下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