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堡王栋就见到了云龙从他那里获得了最新的消息。
在拉合尔方向上巴基斯坦陆军采取的是以守代攻的防御战术简单的说就是把印度陆军放进来打。
其实在此之前王栋就已经猜到了。
不是说巴基斯坦陆军没办法守住边境防线更不是打不过印度陆军而是跟巴基斯坦的总体战略目的有关。
什么目的?
这场战争会以什么方式结束?
显然这是一个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其实这也正是云龙一直留在堡的原因。
当然巴基斯坦的领导人开始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而且在考虑清楚之后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也从根本上说明了一点即巴基斯坦上下对这场战争信心十足。
要知道在前几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都是慌乱应对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而且能够实现的战略目的。
说白了在那几次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的最高目的就是不要亡国。
那么这场战争会以什么方式结束?
彻底击败印度?
显然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虽然巴基斯坦是南亚第二大国家还是全球第五大人口国仅次于华夏、印度、美国与印度尼西亚但是巴基斯坦的国土面积还不到印度的百分之三十而人口总量甚至不到印度的四分之一。
拿什么去彻底击败印度?
还有彻底击败了印度对巴基斯坦有什么好处?
要知道现在的巴基斯坦正在朝着工业化方向前进而这场战争并不会给巴基斯坦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真的把印度打败了那么成千上万甚至是以千万计的难民就会涌入巴基斯坦给巴基斯坦制造极为严重的负担甚至导致动乱也就必然会对巴基斯坦的现代化与工业化产生冲击。
显然这是巴基斯坦国家领导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但不能彻底击败印度甚至不能把印度打得太狠。
问题是同样不能让印度占到便宜必须给印度一个深刻的教训。
为什么?
争取到几十年的和平。
其实早在几年前也就是伊拉克内战期间巴基斯坦当局就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出了预判。
当时巴基斯坦高层就提到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就得好好打一仗为国家建设争取到数十年的和平时间。
显然这也是华夏的经验。
为啥?
当年在边境冲突之后印度老实了几十年。
对巴基斯坦来说现在最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好把有限的国力集中用来搞建设。
战争能够避免自然最好如果不能避免就必须打出一段和平时期来。
显然与印度这样的国家为邻要想获得几十年的和平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战场上狠狠教训印度一番。
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呢?
既不能让印度完蛋又要狠狠教训印度一番。
可见怎么打以及打到何种程度成为了关键所在。
受此影响在拉合尔方向上巴基斯坦陆军必须以守为主。
为啥?
拉合尔对面是贾朗达尔如果巴基斯坦陆军选择进攻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打垮印度陆军。
在占领了贾朗达尔之后巴基斯坦陆军就能一路南下。
去哪?
新德里!
从贾朗达尔到新德里也就200多公里而以巴基斯坦陆军的突击速度恐怕也就两三太难的事情。
印度陆军挡得住?
显然不大可能。
以印度陆军的战斗力只要贾朗达尔的防线被巴基斯坦陆军突破那么新德里沦陷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此外巴基斯坦当局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
这就是在战场上取得突破之后军方会不会从大局出发严格执行由总理等文官下达的命令?
要知道巴基斯坦与印度是世仇。
几十年来巴基斯坦都被印度压制。
现在好不容易打了个翻身仗巴基斯坦军方的高级将领未必能够控制得住说不定会一口气打到新德里去。
真要走到哪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综合这些因素巴基斯坦当局自然不敢在拉合尔方向上有太大的动作甚至没有在这边部署主力部队。
当时驻守拉合尔的3个主力装甲旅装备的全都是t-80ud。
其实巴基斯坦陆军的最后一批t-80ud就在这3个旅。
战争爆发后派往拉合尔的4个旅装备的是以69式为主的老式坦克只有一个旅获得了“哈立德”。
巴基斯坦仍然保留了一批老式坦克主要是陆军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像69式这类的老式坦克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便于维护而且对维护人员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此外这些老式坦克随时都可以退役因此用坏了也不可惜。
其实很多老式坦克都是用到报废即在使用中严重损坏或者无法修复就直接报废处理掉。
在拉合尔方向巴基斯坦投入的兵力不少却没有多少战斗力。
这样一来在作战部署方面就更加只能以防御为主了。
当然在根本上依然由巴基斯坦的总体战略决定。
说到根本上还不是把印度打垮会有多大的害处而是印度有核武器!
虽然巴基斯坦也有核武器但是巴基斯坦领导人非常清楚真的把印度逼到绝境巴基斯坦得不到任何好处。
对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这显然不是想要获得的结果。
更何况巴基斯坦的发展势头更好。
真要是玉石俱焚又什么好出可言呢?
那么如何才能够把印度打痛又不至于逼迫印度使用核武器或者说不至于让印度彻底完蛋?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考验智慧的问题。
所幸的是巴基斯坦当局早就预料到了可能爆发的战争也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一直在寻求有效的应对战略。更重要的是王栋等人的到来让巴基斯坦当局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