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咸鱼王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8章 拔剑出鞘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李世民要杀益阳王,所以早就给了李治秘旨。

    而后面那一道明旨,其实只是给李恪看的。

    李世民希望利用这一道明旨来限制李恪,让他无法见到益阳王,更无法救出益阳王。

    而李承乾在这件事中,他是出来掌管大局的。

    李世民的秘旨他可能不知道,但明旨也不知道吗?

    他既然是掌管大局的,那李世民下旨的时候,难道就不会与他商议?

    他既然知道,那又为什么没有阻止李世民?

    要知道,李恪乃是去“驰援边境”的,所以十万大军对平州城内的李治大军不可能有任何防备。

    在边境之战中,李恪如果早就接到圣旨,那他就不得不与李治一起行动。

    如果不,那他就是违抗圣旨,以谋逆论处。

    而这道圣旨,李承乾明显是知情的,可是他并未拦下来。

    他知道李恪此去辽东不是为了“驰援边境”,也知道李恪此去定然会与益阳王面谈,可是他没有拦下圣旨,甚至连一个提醒的消息都没有传给李恪。

    再联系到之前,李世民既然早就对益阳王动了杀心,那么在让李承乾出来主持大局的时候,不可能不告诉他。

    因为这件事终究需要一个背锅的,而李承乾就是这个人。

    李承乾如果什么也不知道就背了锅,这话说出去谁信?

    说到底,李恪领兵北去,可李承乾却在背后捅了他一刀,如果不是因为李恪故意改变路线,“拖拖拉拉,慢慢悠悠”的行军,只怕他还真无法救出益阳王,甚至无法活着从辽东回来。

    要知道,李治手中握着圣旨,李恪若有任何不妥之处,他大可挥军剿灭,而李恪的十万大军对平州城内的将士是没有任何防备的!

    也幸亏李恪救出了益阳王,让李治和李世民投鼠忌器,不然的话,仅凭高句丽退兵这一个理由,李治就可以直接挥军追杀李恪。

    李恪的话音落下,整个城门口顿时一片死静。

    李承乾用一种怔然的眼神看着李恪,久久不能言语。

    他没想到,李恪知道这么多。

    “我的确知道父皇要杀益阳王。”

    “也知道圣旨,可.......”

    “可我不能阻拦。”

    李承乾神色一顿,终是叹道。

    “我原本以为你会和李治一起动手,到时候押解益阳王回京后,一切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

    “可我没想到李治竟将李元齐麾下二十多万大军全部剿灭。”

    “你能救出益阳王,已是万幸。”

    事实上,李承乾也早就知道李治会对李元齐大军发动进攻。

    可是这件事他从头到尾都没有与李恪说过。

    “所以啊太子殿下,你要我相信你,可以啊,但你总的拿出点诚意来吧?”

    “如此坑我,却又要让我相信你,没这个道理对吧?”

    李恪的眼睛里带着一丝嘲讽。

    如果不是他及时带着益阳王逃出,只怕当日死在乱军之中的,又会多几个人。

    李承乾既然想知道益阳王的下落,总得弥补一下之前的知情不报才是。

    如果总让李恪舍身犯险,似乎说不过去。

    “你想知道什么。”

    李承乾没了脾气,乖乖问到。

    “我想知道,西市街刺杀一事,究竟是不是你与李泰一起谋划的。”

    李恪的话音落下,李承乾脸色顿时苍白无比。

    西市街刺杀案发生后,李恪专门去问过李靖,也从李靖和李世民那里得到了一个结果。

    那就是李泰背锅。

    可是个人都知道,那时候的李泰根本没能力策划这种刺杀,这件事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李恪当然怀疑过李承乾。

    毕竟当时长安城里,有动机,也有能力策划这件事的,只有李承乾。

    因为之前李承乾就曾对李恪表现过杀意,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李恪也的确是对他东宫之位威胁最大的人。

    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李泰想要利用李承乾与李恪争斗,然后自己坐收渔利。

    而李承乾难道就不能利用李泰与李恪争斗,他自己坐收渔利么?

    所以李承乾与李泰之间的关系,可谓十分的微妙。

    再联系今日李承乾如此坚决要见益阳王,李恪对这个猜测越发的肯定了。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一定要搞清楚李承乾为何要见益阳王的原因。

    如果这个猜测被证实,那么他手中无疑多了一件足以让李承乾退位的大杀器!

    日后与李承乾的相互利用中,他也能稳居上风。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李承乾笑了笑,显得异常的随意,目光只在李恪脸上轻轻一瞟,便挪开了。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李恪冷笑问到。

    然后便看到李承乾轻叹一声,接着缓缓起身,整理了一番身上的衣衫。

    “李恪啊,你不告诉我,我自然有办法知晓。”

    “你说的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还请你日后别再提及,伤了和气。”

    言罢,李承乾转身便欲走。

    可这时,李恪却若无其事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李义府的家人五天前就离京了,这等小事,你想来是不会关心的。”

    “至于益阳王的下落嘛,整个长安除了我,便只有杜如晦知晓。”

    “你若是想从杜如晦口中得知,那还请将去父皇处请一道圣旨,不然的话,我觉得你见不到益阳王。”

    说完,李恪一饮而尽,美酒配夕阳,冠冕又堂皇。

    李承乾刚刚看到李义府前来禀报,自然以为李义府也知道益阳王的下落。

    可实际上,益阳王的下落乃是绝密,当初李恪让李义府将益阳王带回长安后交给杜如晦,所以只有杜如晦和李恪才知道益阳王真正的落脚之处。

    所以,李承乾要知道益阳王的下落,只能找李恪。

    “你!”

    “你欺人太甚!”

    李承乾再也忍不住了,拔剑出鞘一下子就对着李恪的脑袋砍去。

    可李恪却丝毫不慌,甚至连躲的意思也没有,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坐着,手中酒杯里的长安一品都不曾摇晃。

    “等等!”

    一道冷喝,长剑堪堪停在李恪头顶上风,然后不住的抖动。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