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咸鱼王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6章 致命一击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李泰勾结边关将领,率同二十多万大军直奔辽东。

    李泰的目的很明确,逼着李恪倒向高句丽,或者直接摧毁李恪这个最大的盟友。

    这二十多万大军加上李治率领的二十万边军,一旦对高句丽发动进攻,定能势如破竹,长驱直入,直捣国内城。

    摆在纸面上的实力对比实在太过明显,高句丽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还手之力。

    可问题是,李泰要的仅仅是让李恪彻底倒向高句丽,或者让李恪失去高句丽这一大盟友吗?

    显然不是。

    李泰在长安与李恪相争,一败涂地,整个长安附近的势力全部被李靖掌控,而他自己则被贬为郡王,再没出现在人前。

    对于一向自视甚高的李泰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打击。

    此次他策动边关二十多万大军起兵,如果只是让李恪一无所有,那他也太亏了。

    他不仅要李恪一无所有,他还要拿回“属于”他的东西!

    边关二十万多万大军不一定是去对付高句丽的!

    “下一步要搞清楚的是,晋王究竟会不会率领这四十万大军直逼长安。”

    “如果是,仅凭李国公手下十万守备军那是完全挡不住的。”

    “如果不是,晋王又会如何应对李泰策动的二十万大军。”

    “楚王殿下,这可是李泰的致命一击啊。”

    杜如晦对李泰的行动可谓了如指掌,毕竟李泰人就在长安,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所以他干了些什么,杜如晦可谓洞若观火。

    但对李治,杜如晦当真有些吃不准。

    李治原本就不显山不漏水,杜如晦虽知他心性,但这许多年过去,他对李治当真有些看不透,李治会不会忍不住这四十多万大军的诱惑?

    要知道,只要他率军攻入长安,那他回京可不是来与太子相争的,他直接可以逼宫!

    四十多万大军的兵锋下,即便长安城附近的所有卫军全部出动,只怕也拦不住。

    更何况长安城里还有个李泰?

    里应外合,这长安城指不定就破了。

    “你说的是致他的命吧?”

    “怎么说?”

    杜如晦扭头看着李恪。

    “李泰想要什么,李治心里很清楚。”

    “但李治想要什么,李泰心里却不一定清楚。”

    “最重要的是,李泰倾尽所有底牌,但主动权却被李治掌握着。”

    “试想,李泰今日谋划如此糊涂,他这致命一击,不是致他的命,难道还能是我?”

    李泰身在长安无法离开,所以他策动的二十多万大军的指挥权只能交给李治。

    换句话说,李泰将所有家底都掏空了,可是却无法控制任何东西。

    这一局,李泰的手段可谓有失水准。

    “你的意思是,李泰有底气掌控晋王?”

    杜如晦罕见的纳闷,眉头紧皱,甚为不解。

    他想不通的是,李泰凭什么掌控李治。

    如果他不能,那他又为何会将二十多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李治?

    将全部家底交给一个很有可能与自己争夺皇位的皇子,如此信任他?

    这怕是坟头上撒花椒,麻鬼。

    如果他并非将自己的家底全部掏空然后交出,那他又凭什么掌控李治?

    或者说,他这个郡王,凭什么能让一个亲王对他俯首帖耳?

    “我想想啊...”

    杜如晦面露思索之色,不由偏头朝那院中那早已衰败的花坛看去。

    “别想了。”

    “我告诉你吧。”

    李恪忽的一笑,看着眼前这个已经机关算尽的老者,心中生出一股感慨。

    杜如晦扭头看着他,神色淡然了许多。

    “李泰的确不能掌控李治,甚至可以说他根本没必要掌控李治。”

    “李泰将兵权交给他,那么放在李治面前的选择就变成了两个,一个是继续听陛下的旨意,与高句丽走走过场,就这么算了。”

    “另外一个则是挥军南下,直逼长安,逼宫登基,成为新一代皇帝。”

    “你想想,以李治在长安这多年的隐忍,他会选择哪一个?”

    这个问题,刚才已经讨论过了,但并未得出答案。

    “无论李治选择哪一个,他剩下的路都不会好走。”

    杜如晦给出了一个很模棱两可的答案。

    这种答案显然不能让李恪信服。

    “你我都知道李治的心性,他不会选择与李泰勾结,但也绝对不可能完完全全听从陛下的旨意,只与高句丽走走过场。”

    “此次乃是他扩大自己势力的最佳时机,倘若不能一身军功回到长安,那他回不回来又有什么作用?继续被陛下当成一颗棋子?我想他不会这么傻。”

    李恪微微一笑,脸上尽是淡然。

    勾结李泰直逼长安,一旦成功,李治就是新的李世民。

    可一旦失败,那他就再无任何翻身的余地。

    李世民指掌大唐多年,谁也不知道他的真正实力,况且长安有李靖坐镇,还有周边不知多少卫军。

    面对四十万大军,李靖的守备军或许难挡兵锋。

    可如果李世民与李靖夙夜未殆的对付李治,想必李治日后睡觉都只能睡在军营之中,而且每天十二个时辰都要有护卫把守,还得是武艺极高的高手。

    所以看上去四十万大军足以攻下长安,可实际上攻下长安后,李治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甚至还没登上皇帝宝座就被袭杀在前往皇宫的路上。

    如此,李治没必要冒险一试。

    可他愿意乖乖听李世民的旨意,与高句丽走走过场即可吗?

    想来也不愿意。

    因为他只要在边境建立足够的功勋,再加上他手握四十万大军,何愁不能斗垮太子,驱赶李恪?

    而且这样,他名正言顺,顺理成章,天下归心。

    这一点,李泰明白,李治也明白。

    所以李泰根本没必要去掌控李治,他要的,只是利用李治想要建功立业的心理,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也就是说,李泰策动这二十万大军只是挑起我大唐与高句丽战火的?”

    边关战火一起,李治顺势出击,一举击溃上严楚,扬名天下。

    可是,李泰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李泰难道真的只是想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