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咸鱼王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4章 君子协定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原本一场热闹的宴席,便在李恪三言两语的“警告”下落下帷幕。

    众人听得李恪那句“不死不休”,顿时心神一颤。

    谁都知道,他既能轻而易举将如日中天的李泰扳倒,那要对付这些人,肯定是容情不下手,下手不容情。

    这偌大长安之中,势必再度掀起一场滔天波浪。

    “李恪,你帮了本宫,我心中了然。”

    “还是那句话,日后只要你有所求,本宫必定应允。”

    “本宫会倾尽全力扶持你成为大唐第一权臣!”

    当初李承乾让柴令武向李恪求援的时候,李承乾就曾这样对柴令武说过,后来柴令武也将这句话原封不动的转告给了李恪。

    只不过李恪当时并未回应。

    “那臣就多谢太子殿下了。”

    而这一次,李恪选择了正面回应。

    之前他就曾与杜如晦说过,扳倒李泰,其实不外乎是送给李承乾的一份大礼,一个人情。

    李承乾若是懂得,那自然会相应的做出回应。

    而今日,整个皇室便只有李承乾一人前来参加此次剪彩仪式。

    由此可见,李承乾心中已是了然。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他已经选择了李恪这位盟友。

    所以李恪没什么可顾虑的,而且这种结盟,似乎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显而易见的。

    “不必多礼,本宫初心不改。”

    话音落下,李承乾起身,恭恭敬敬朝着李恪一礼。

    这算是正式对李恪的回应了。

    李恪也跟着再度一礼,君子之交,就此达成。

    待得李承乾走后,李义府与崔促这才靠上前来。

    “殿下,辽东并无异常,此次晋王领兵,高句丽像是心知肚明。”

    崔促此次消失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西市街项目象征意义太强,若是只由崔促来办理,很难说服朝中的老人。

    第二,则是李恪需要知道辽东的动静。

    李治与李泰向来亲近,李泰虽然倒了,可李治却趁机爬了上来,虽然其中不乏李世民刻意提拔的原因,但让李治手握重兵,李恪心中始终不放心。

    万一李泰再度和李治狼狈为奸,那这一次,可就不会如长安京郊外的围杀那么简单了。

    再者,因为高句丽单方面承认李泰勾结过他们,辽东那边的将领早就对皇室不满。

    且不说李治会不会出现什么情况,便是大唐这边的驻守将领只怕也会有所动静。

    “高句丽倒也罢了,严楚潜入长安就足以说明他们对长安形势的关注。”

    “只要长安不发生巨变,我相信泉盖苏文还不至于让高句丽动起来。”

    “我担心的是辽东将领。”

    李恪说话间,眉间浮现一缕忧色。

    “此话何意?”

    崔促甚为不解的看着他。

    李义府与卫文斌也均是眉头紧锁。

    “李治在长安待了十多年,于军中没有任何威望。”

    “此次陛下下旨调他北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陛下有意扶持他,让他立功。”

    “而李泰的所作所为,早已让辽东将士寒心。”

    李恪话道这里,再度打住,众人闻声却是也没有继续多言。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让李治去领兵,很大程度上就是李世民的刻意提拔。

    可这种提拔,只会让辽东的将士更加不满。

    李泰勾结高句丽,分明就是没把他们的性命放在心上。

    此时李世民又派了一个皇子前去辽东,这不是火上浇油么?

    “殿下的意思是,晋王会趁机将事闹大?”

    “以此来获取军功?”

    崔促诧异问到,俊脸之上满是冷色。

    “这消息我前几日也得知了,陛下的意思是晋王常年身在长安,辽东军中没有一个可信之人,所以这次应允了晋王的请求,调拨了几个与晋王相熟的将领北上。”

    “看起来,陛下并不觉得晋王会违抗他的旨意,与高句丽大动干戈。”

    李义府早已得到消息,近几日朝中议论纷纷,但碍于李世民早就应允,所以也没人继续深究。

    但李恪对此事的看法却不一样。

    “是啊,我们所有人都知道大唐与高句丽的战争不能大动干戈。”

    “可如果事出突然而又来不及向朝廷禀报呢?”

    “要知道,千里迢迢,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李恪以高句丽作为最大盟友,在长安城中斡旋,若高句丽与大唐大战爆发,那他在长安的危险系数就会直线上升。

    最为关键的是,李治既知道李世民有意扶持他上位,那么在面对李恪与李承乾已经结盟的情况下,他最有可能先动手的对象,就是高句丽。

    李泰输就输在对高句丽的运营上。

    尽管他与高句丽勾结捞到不少好处,可是他终究没能让泉盖苏文对他深信不疑,以至于让李恪成功破坏了他们的合作,而高句丽单方面宣布李泰与他们勾结。

    李治是个聪明人,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所以只要他将李恪的最大盟友,高句丽重创,那么李恪在长安内的斡旋就会显得格外的无力。

    由此一来,一旦他回京,势必以胜利者的姿态碾压李恪,尽管李恪已经扳倒了李泰。

    可只要李恪没能真正的手握兵权,那他完全可以碾压李恪。

    而从李世民故意不让李恪参与这一战来看,李世民似乎也是在故意解除李恪的兵权。

    之前李恪并未想到这一点,因为他一直以为李治肯定会遵从李世民的旨意。

    可是此次李治从其他地方调走不少老将,却给了他当头棒喝。

    “这有何难?大不了,我再去一趟辽东,给他们下点药。”

    对于李义府来说,没有什么是一包毒药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包,反正保够。

    然而李恪却是摇头。

    “此刻最不能出事的就是我朝在辽东的将领。”

    “一旦他们出现任何问题,那都将会成为我们与高句丽开战的理由。”

    “你这个法子,我看是不成。”

    李恪眉头紧皱,眼下的局势相当的不容乐观。

    今日他在长安敲山震虎,其实也是为了给李治一个警告,拖延时间。

    但要想真正的解决大唐与高句丽的边境之争,光靠这个法子是决计办不到的。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