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陪着子健几天,见没有什么大碍,我们也差不多要离开了。
临行前一天晚上,道长给我们交代了大概,也说明白了之后的去向。
我们走的时候,刘叔也跟着下山了,只是我们的路不一定。
九龙山的另外一头,就是梯田的方向,刘叔则在正门下山回到自己的小山村里。
走之前,刘叔差点就给我们跪了下来。
“别这样叔,”钟梓瑜一手给人拽了起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往后的日子要多加保重。”
刘叔拍了拍钟梓瑜的肩膀,又看了看我们:“你们也是,都是一群好孩子。”
道别了之后,我们往九龙山去。
王越要去找狐若,他要过去九龙禁地的小木屋等着狐若,骆毅自然也是跟着去的。
我们出了道观之后就分道扬镳。
九龙山的另外一头连着梯田,我们就从那边下山去。
因为我的任督二脉被小道长封住了,就连走路快一点都稍微有点喘。
幸好是下山,一路往下山走也问题不大,就是之前下过了雨,总怕滑到。
梯田那个地方住着也是小数民族,我对小数民族还是有点后怕。
虽然不一定就会发生什么事,但是我的第六感还是挺厉害的。
我们大概走了三天才到梯田,沿路住着的都是一些都是穿着小数民族服饰的。
钱我们没多少,只能找到一个特别穷的人家,给了点钱,借住一下。
那家还是个汉族,赵新是这一家男主人的名字。
他家有个老奶奶,他媳妇儿,还有一对双胞胎儿子。
赵家的那一对双胞胎儿子三岁了,特别的可爱,正是牙牙学语的阶段,童言童语比较有趣。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赵新的媳妇儿看我们都坐在院子里,有点尴尬,就主动跟毛小芳攀谈。
毛小芳笑着说要去藏西。
人家听了,哦了一下,又看了看济生。
“小师父这是要成佛了不是?”
赵新的媳妇小翠姐是一个特别好玩的人,因为从小就在这一块长大,跟其他小数民族的女娃一块,人的性子也爽朗。
我们几个虽然是男孩,但也喜欢跟她交谈。
听到了媳妇儿这么说话,赵新怕我们不喜欢,连忙说了一句:“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做饭去。”
小翠姐吐了吐舌头笑着走了,赵新这才笑着跟我们说:“不好意思,我女人有点莽撞了,让你们见笑了。”
赵新坐下来跟我们聊天,我们也就嘻嘻哈哈一个下午过去了。
吃了晚饭我们刚躺下,就听到了村里面敲锣打鼓的声音。
我们起来去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赵新已经跑了出去了。
小翠姐也醒了,见我们都出来了就跟我们说起了族里的事儿。
说是这一条村里面,有一个年岁特别大的老太太,前几天说是准备要咽气了,迟迟都没有消息。这会儿可能是没了,所以村里面通知出来了。
赵新是虽然是汉族人,小翠姐可是在族里面长大的,多多少少有点族里的血统。
所以这么一敲锣,他就以入赘进族的女婿身份出去忙这件事了。
这老太太吧,也不是小翠姐的谁,可几代人之前可能也是亲戚关系,这事儿还是得处理。
族里面的规矩一般就是人没了,先抬到祠堂去,随后就会有人通知村里一个叫乔姑的人,她会跟着去帮忙处理。
“这乔姑又是谁?”我问小翠姐。
“不知道算啥,是一个神婆吧。反正就是可以透过她跟天、神和鬼魂聊天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小翠姐说了这么一段,我们算是听懂了,就是一个乩童。也算是灵媒吧,反正就是可以帮人跟天、神和鬼魂沟通的一个乔樑。
“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家担任的这个灵媒,每一任都叫乔姑。传女不传男,反正我也觉得挺神的,不知道小师父你有没有兴趣过去看看。”小翠姐一说到乔姑就来了兴趣,让我们也觉得挺厉害的。
反正村里面的人都出去了,我们也应该过去看看。
“我们过去的话,不会碍着你们吧?”我显得有点雀跃。
小翠姐一听,连忙乐开了花:“不会不会,这都是对上一辈的敬重。你们要去就一块过去看看吧,走。”
赵新的奶奶听到了小翠的话,拄着拐杖出来了:“翠儿,你带着几个客人过去凑个热闹吧。孩子太小了留着我看,别带过去吓着了。”
“好嘞奶奶。”
小翠姐应了奶奶一声,就带着我们出了门。
虽然赵新家不在族里,但走过去也不那么远。主要是乔姑的家就在桥的东边,东边就是赵新家里,我们还可以跟乔姑一路结伴过去。
我们到了桥的时候,看到了乔姑。
她穿着一身的黑色斗篷,脸上带着黑纱,特别的神秘。
小翠姐见了她之后,给她鞠了躬,嘴里喊了一声乔姑。
乔姑只是转头看了看我们,并没有特别的表情,只是也朝着我们鞠了躬,转身就往祠堂的方向去。
我们紧跟其后,走了一小断路,就进入了祠堂。
那老太太的棺木估计早就让人做好了放在祠堂的,这会儿老太太还没到,棺木已经在了。
也没多久,外面熙熙攘攘的来了一群人,都是老太太的子孙后代。她的长孙正背着她,说来也是奇怪,长孙虽然是个是十来岁的男人,但也身强力壮,老太太看着也不重,他却走得异常累。
到了祠堂之后,旁边的亲人帮忙把老太太卸下来放到了棺材里,这个男人还在边上喘着粗气。
一个老一点的男人,跟他很像,估计是他爹。给他倒了杯水,问:“咋个喘得这么厉害?”
“奶重。”
这都是这边的话,意思就是老太太太重了。
我们听到他说了,就转头看向棺材里面的老太太,瘦得跟个干柴一样了,看着就不重。
小翠姐陪了我们一会儿,看到了她的亲戚也去打了招呼。
忙活了一圈回来,见没啥事了,就想着要不要带我们几个走。
“等忙完吧,我们也没啥事儿。”
我看了看,族里面的人都来了,小的有几岁的,老的也有七八十的,人山人海。一下子把本来就不大的祠堂围起来了,水泄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