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龙神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2章 进村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老人家看着我,语气都带上了诚恳的意味,假装思索的道:“那你们可能是找错地方了,这里的兴站有两个一个是陆上的,一个是水上的,是不是你那朋友说错了,不是打车而是打船。”

    我听着老人家前后突变的语气,又想起桃花源的隐蔽性,笑着道:“可能真的是我们搞错了,多谢老人家提醒,不过水上的兴站在哪里啊?”

    老人笑着道:“叫我陶言就好了,水上的兴站就往你的左手边一直走,就能看到了,去的时候记得说下地址和朋友的名字就好了。”

    我对着陶言挥挥手道:“谢谢。”

    其他人也听到了我和陶言的对话,纷纷站起身,就往陶言说的方向走去。

    走了一会,剥开挡在面前有一个高的草丛,进去后才看到一个木质的牌子上写着“兴站”两个字。

    牌子立在河边,它的边上就是一个木头搭成的向下的楼梯,楼梯旁矗立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挂着风铃,可奇怪的是明明风很大,却听不到风铃的声音。

    或许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明明是白天,但河水上却有着淡淡的雾气,让这条河充满了神秘。

    我看着平静河面,走过去站到楼梯上,抬手搭在自己的双眼上,眺望远方,突然一直没有声音的风铃,开始发出声音。

    “叮铃铃!”

    我看着开始响动的风铃,屏息看着河面道:“看来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随着风铃声的响起,一艘渔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渔船上是一个穿着斗笠的男子,他控制着船尾的电动螺旋桨,像我们接近。

    不一会,就停在了岸边问道:“各位去哪里啊?我的渔船是按人头收费的,一人十元。”

    我转头看了眼大家道:“麻烦你送我们去岭南村,陶桃邀请我们来玩的。”

    “哟!”那穿着斗笠的男子一喜道:“是小陶桃的救命恩人啊,那就不收你们钱多快上来,早就跟我们念叨你了。”

    “好的。”

    等我们都上船以后,男子就启动螺旋桨,开始划船,他笑着道:“我叫陶涛,多谢各位帮忙救小陶桃了,这孩子就是皮,和她奶出去买东西就是不安静,最后还被人诱拐了。”

    我尴尬的挠挠自己的脸颊,笑着道:“我叫陈百岁,我其实也没做什么,都是小芳姐的功劳,要不是小芳姐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能把那群人制服。”

    “那就多谢小芳姐了!”

    陶涛是和十分健谈的人一路上,他和我们聊了很多。

    一路上的景象就像是《桃花源记》里描述的一样,只不过这次的两岸不在是桃花而是光秃秃树干,我们也没有进去什么山洞而是经过了一片浓雾。

    浓雾过后能明显的感觉到空气变得清新了,不远处是一片桃林,明明三、四月往后就不会在开的桃花,现在却开的正艳。

    我不可思议的看着,感觉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桃林道:“这也太神奇了吧,这个季节还有这么多的桃花。”

    陶涛笑着道:“这些桃花也就比外面的桃花晚榭个两个月,远远的看着是挺多的,你靠近了看就知道,已经有好的多的都榭完了。”

    “那这也很不可思议,我记得《桃花源记》上不是说还要穿过山洞吗?”

    陶涛听到这,皱着眉头道:“陈小兄弟,我看你们救了陶桃的面子上,提醒你一句到了岸上以后千万别提那什么《桃花源记》,不然村里人会不高兴的。”

    “啊,好的!”

    经过陶涛的提醒我才想起来了《桃花源记》,里面的几句词。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那渔人和《桃花源记》对于外界的我嫩来说,可能是一番奇遇和美谈,但对于住在桃花源里的人来说。

    就是一个自己精心招待过的客人,不顾自己的多番嘱托,秘密都说了出去。

    我想通这其中的观点后道:“多谢提醒。”

    王权不解的问道:“为什么,明明《桃花源记》把桃花源描写的这么好。”

    毛小芳扶着额头,按下王权的脑袋道:“不好意思,他这个人脑子里缺根筋。”说着示意的解释给王权听。

    我叹口气说道:“你还记得《桃花源记》里的,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吗?”

    王权点头道:“当然记得了。”

    “那接下来的,你也都记得吧。”

    王权道:“那当然了,小学生都会的好吧。”

    我笑着道:“对啊,小学生都知道,桃花源里的人,对那个渔人如此的照顾,但他却辜负了桃花源里的人的嘱托,转眼间就带着太守去找桃花源,你觉得桃花源里的人会喜欢《桃花源记》吗?”

    王权摇摇头道:“别说桃花源里的人了,我都讨厌这样的人。”

    “那不就对了。”

    谈话间就到了岸边,陶涛把我们放下后挥手道:“那我还要做生意,就先不招待你们了,一直往前走就到村口了。”

    “谢谢了。”我挥着手和陶涛道别。

    我们顺着陶涛指的方向一直走,很快就走出了桃林。

    入眼的就想是《桃花源记》里,的词一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里的人们穿的确实和外面的人一样,看来桃花源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与世隔绝,或许在我看到那个电动螺旋桨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我们刚到村头,就有小孩看到了我们,一个大胆的孩子跑过来问道:“你们是谁怎么会来我们村?”

    我笑着道:“我叫陈百岁,来这里是……”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个孩子打断道:“我知道你,陈百岁是陶桃的救命恩人之一。”

    说着他们指着一旁的毛小芳道:“这个漂亮姐姐应该是毛小芳。”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