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玉瑶和小桃对视一眼,颇有些心虚。她们刚刚都还在合计着,离了府以后,她们要如何云游四方......。
现在好了,刚说翻新了之前的院子,这会儿又过来翻新她们现在的院子;两人默默无言,看着院子里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直到方伯叫小桃进房间的那一刻,才反应过来。
方伯见上官玉瑶没反对,就准备安排人进房间,把旧家具什么的全部搬出来。小桃进房间收拾着上官玉摇的私人物品,其实主要就是衣服、被褥,其他重要的上官玉瑶早就收到储物手镯里面了。
小桃收拾完,方伯就招呼着一众奴仆,蜂拥而入;迅速地将房里的家具搬出,然后,又将他们刚刚搬来的新家具,一一搬进去。上官玉瑶一直默默的看着,他们搬进搬出的,她还适时的躲躲,跑到边上给他们让让路。
方伯一边安排,一边观察上官玉瑶的反应,他就觉得奇怪,这待遇提升了,不好吗原来的院子不想回,这旧院子翻新、家具更换,小姐也没啥反应;还有,老爷可是要拿自己三分之一的月例给小姐修炼用呢,咋也啥表示没有呢?
方伯哪里知道,上官玉瑶不是没反应,而是反应太大,她现在在这人来人往的场合,把那面部表情那是绷得紧紧的,生怕自己做出不适当的表情出来。
上官玉瑶现在心中是一片焦躁,懊恼,还多了丝游移。上官玉瑶明白这种骨肉血亲,不是她想割舍就能割舍的,可是现在面对着上官府这类似补偿的作法,她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如果,如果原身还在......。
她甚至有些后悔,是不是当初去探金丹修士洞府时,不应该通知上官家参与,那样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情况发生了。
可是,她又觉得那样是正确的,她占了人家女儿的身体,不是她一走了之就行的;再怎么说也有养育恩情在,她想用这样一个,对家族来说有很大助益的机缘,来了却原身的因果,可是,她想的似乎太简单了;夏候家可以因她赠送的丹药而对她在意起来,上官家做为她的本家,又怎么不会?
她甚至在想,离开这样的选择,到底对不对?她代替原身活着,如今得到了原身以前期待的“在意”,如果是原身,她真的会开心吗?呵,冰冻三尺、非一日寒,从六岁至今,将近十年的日子里,她身边唯一的陪伴就是小桃,早已看尽人间冷暖,对一切漠然的原身,怕只会嗤之以鼻吧。
胡思乱想完,上官玉瑶最后还是决定,她该干嘛干嘛:坦然接受就好。家族的举动中有多少利益纠葛、又有多少真情,她心中有数。反正她马上要离开了,虽然会觉得有点麻烦,但是她以后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平衡点罢了。
方伯这边安排完,就去忙其他事情去了;现在院子里的工匝各自分工,井然有序的忙碌着;房间里的一应家具,已经全部替换;小桃跟着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上官玉瑶正想着她要找点什么事情做,结果转身,就看见从院门走进来的五人;前面领头的是张嬷嬷,记忆中是她母亲身边的得力干将,原本是个陪嫁丫鬟,如今也算是小管事儿了。
“瑶儿小姐安好。知道今日小姐回府,夫人那边惦记着您,这不,就特意选了四个丫鬟,派奴婢送了来。”张嬷嬷说完就转头,“还不上前,给小姐请安。”
四个丫鬟赶紧上前,给上官玉瑶见礼,然而,上官玉瑶想看的那电视中异口同声、整齐划一的场面没有出现,“奴婢拜见小姐”“小姐安好”“奴婢给小姐请安”“拜见小姐”。撇撇嘴,心说,来之前都不彩排一下......。
“嗯,我知道了。张嬷嬷,我喜欢清静,我这里有小桃就够了;替我谢谢母亲,这几个丫鬟还是先带回去吧。”虽然上官玉瑶不知道母亲是什么用意,不过,她才不管,她不想收就不收。
“小姐,这是夫人一片心意;这四个丫鬟各有技艺,对您以后会有助益的。”张嬷嬷说完看看上官玉瑶,上官玉瑶没说话,反正她现在没事做,就当和张嬷嬷聊天了,就示意张嬷嬷继续说。
“这四个丫鬟芊春善女红、芊夏善厨艺、芊秋通药理、芊冬通庶务......,”张嬷嬷话说话到这里,就被上官玉瑶打断了,“听起来是挺不错的,不过,还是那句话,我这里不需要,有小桃一个就够了,还是劳烦张嬷嬷带回去吧。”上官玉瑶说完,直接伸手,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张嬷嬷见上官玉瑶这态度,张口就想再劝,上官玉瑶看了她一眼,“请吧......。”
“是,奴婢这就去回禀夫人。”张嬷嬷猜是不是她哪里说错了,不过小姐既然态度明确,她也只得回去禀告夫人再做安排。
上官玉瑶见人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可笑,她母亲的心意还是挺特别的呀!听那张嬷嬷的介绍,前面感觉还好,女红和厨艺确实都挺实用,可以给她做个衣裳、秀个花、来一桌满汉全席;可是药理?那个丫鬟她要没看错的话,应该是凡人吧,这修仙之人用的草药和凡人一样的吗?还是留着给她开药堂的?
至于那个庶务......,行了,她明白了,她今年可是14了呢,按凡人世俗的规矩,她16岁就可以嫁人了;在他们眼里,这规矩对于她这“五灵根”也适用吧。唉,她母亲还真是操心啊,她都不问问她本人的意思,就这样替她决定了吗?
张嬷嬷带着几个丫鬟来到夏侯心婵这里,“夫人,瑶儿小姐那边,说是有小桃一个就够了,瑶儿小姐说喜欢清静。”
“哦?你没和她说,这几个丫鬟都各有技艺吗?”夏侯心婵自从上次见过上官玉瑶一面后,回来就琢磨了一下:这些年确实是她疏忽了,可瑶儿现在都已经14岁了,就算她努力修炼,又能成长到什么地步?五灵根有几个能走得远的?
瑶儿这年龄也到了,再晚安排就来不及了,若是以后嫁了人,这不会那不会的,还不让人笑话;到时不管是上官府、还是她这个母亲怕是都要在背后被人说道一翻;所以,她就把安排几个得力的丫鬟过去这事儿,放在了心上。
“奴婢说了,可是瑶儿小姐坚持不收。”张嬷嬷如实答道。
“不收?我特意给她选的,她这是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夏侯心婵有些不快,她好心好意安排四个丫鬟给她,居然还不要,“你看她态度如何?莫不是以为在府里待遇好了,就心骄气傲了?”
“小姐不曾,夫人,奴婢看小姐是还不适应;听说安排小姐回原来的院子,小姐都没同意。”张嬷嬷见夫人不快,也不敢过多猜测。
“这我倒是听说了,这么好的机会,还不知珍惜,看来小时侯还真是太惯着她了......”夏侯心婵说完,就顿住了,这最后一句话,她是说其他三个孩子习惯了,没想到自然而然的就说了出来,等她意识到,不免自觉有些尴尬。
张嬷嬷低着头,没敢接话,夫人心情不好,她要是乱接,少不得被一顿责骂。
夏侯心婵正心里不是滋味,上官辰铭就从外面走了进来,“我听说你给瑶儿准备了四个丫鬟?”
张嬷嬷见老爷进来,知道可能有事儿要说,就退了出去。
“可不是吗?我想着瑶儿年龄也不小了,就选了四个让张嬷嬷送去,可瑶儿她居然还任性不肯收......”夏侯心婵见上官辰铭进来就问丫鬟的事儿,心里本就有些不快,一时也忘了遮掩。
上官辰铭一皱眉,“瑶儿是个有成算的,她既然不用就算了,你也不用介怀。我知道你也是为她着想,不过,她既然不喜欢,就不必勉强。你不是也知道,她在努力修炼吗?瑶儿她虽然五灵根,但却有自己的缘法,上次我去夏侯府见她,她已经练气七层了(其实,人家都已经筑基了呀)。”
“什么?这么快?”夏侯心婵知道上官玉瑶得了些机缘,而且还上交给了族里,虽然具体不知道如何,但也知道对族里助益肯定不小,要不然族里不可能突然改变态度。可是,她也没太往心里去,机缘那又不是路边的野草,一抓一大把,“我不是想勉强她,可是,你也知道,瑶儿她终究......”
“心婵,瑶儿虽五灵根,可她心智坚定;修士灵根固然重要,可是心性和机缘也缺一不可;就是这两点,不单是我,就是父亲和岳父那里也是看得明白。”上官辰铭不待夏侯心婵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
他们夫妻这么多年,他又怎么会不知她的心思:“唉,你以后让他们几个孩子也多亲近亲近,再怎么说也是亲兄弟姐妹;这次瑶儿出去历炼,还是靖昱带着,和南宫家的那个宝贝疙瘩一起,听说还是瑶儿先发现洞府机关的,那可是金丹修士洞府呀。”
“金丹洞府?”夏侯心婵听到里,哪还不知道,这次上官家得到了多大的利益。
“是啊,哈哈......他们三个孩子呀......,我和你说,开那洞府机关的钥匙居然是瑶儿在坊市买的两个小物件,其中一个还当礼物送给了靖昱呢,另一个还是靖昱帮挑的,呵呵,这两孩子真是好运道......。”上官辰铭讲起金丹洞府的事情就开心不已,不过他也知道轻重,“哦,对了,我的月例,以后会拿出三分之一给瑶儿,算是给她的修炼资源吧。”
“什么?这、你,唉,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族里既然要提瑶儿的待遇,那修炼资源自然由族里出;何况瑶儿以后若真还得了机缘,那大部分也是要上交族里的......。”
“族里就算给,又能给多少;再说,这些年确实是我们,忽视了她;这算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一点心意吧。”上官辰铭心里叹息,他能咋办,想到从瑶儿手里接过那些功法、丹药......,他老脸就是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