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谢典便把校区漏水的图片,还有墙板倒下来的画面视频,跟外墙裂开的痕迹,一并发给陈总看。
触目惊心。
陈总创业至今,当了二十多年的老板,从创业家变成了企业家,期间跟无数老板打过交道,各行各业,像这种漏水画面,还是头一次遇到。
外墙裂开到这种程度,物业还能推诿不修,这得需要多大的无耻之心,才能干出这种事来,万一哪天真出了问题,这责任谁担当得起。
他听说过,刮台风时,一些厂房由于房子不结实,从而被大风刮走,又或者排水管道被堵住,形成内涝,导致损失惨重的。
可那都是厂房,要么就是一楼或地下室之类的。
像AMD乐高机构这种,处在小区沿街商铺三楼,还能被淹没,外墙损坏到裂开的程度,这种现象陈总还是头一次遇到。
“你们老板也算是个讲良心的创业家。”陈总评价道。
他很少评定一个人。
特别是创业者。
他见过太多创业者了,失败的更多,不过有底线有原则的并不多,而能一直坚守底线与原则,更是凤毛麟角般的稀少。
“我也觉得是,不但把学员的费用退了,或者转到其他机构去,总之,算是把学员全部安排处理好了,就连我们这些员工,想去总部的也帮忙调去总部了,然后还给了赔偿。”谢典感慨道。
其实他觉得,黄老师、蔡老师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让人刮目相看那么简单,而是打心底里敬佩。
不,自叹不如。
陈总到不着急的询问谢典此番来找他,到底所为何事,而是开始闲扯了起来:“你们老板突然要解散公司,那么,你们公司从创办到解散,运营这块是亏损还是盈利。”
“盈利的。”谢典低沉道:“我不仅看过财务报表,甚至自从我掌管这家机构后,每月收入多少,我心里都是一清二楚的,
“这倒是奇怪了。”陈总吃惊了。
公司的运营正常,不亏反赚,这种情况下,纵然公司出现漏水,又或者房子存在隐患,也不应该如此仓促而突然的解散才对。
正常创业者的思维,应该是,房子有问题,搬迁。
搬迁到附近一个地方去,重新装修营业便是了。
“哪里奇怪了?”谢典不禁好奇的看向陈总。
陈总轻轻摇了摇头,“要是我,我作为一个创业者,遇到这种情况,我绝对不会如此仓促而突然的关闭解散,这样一解散,就意味着前功尽弃,付之东流。”
为什么要创业。
创业的目的,除了理想之外,就是为了赚钱。
而绝大部分,可以说99.9%以上的创业者,创业就是为了赚钱。
公司运营正常,还盈利了,这种情况下,作为一枚创业者,不应该突然关闭解散才对,哪怕公司有安全隐患,首先想到的是,维修。
维修不成,才搬迁。
不然,就这样解散,之前所做的努力,所注入的心血,就这样白费了。
创业是一件耗心耗力的苦差事。
成功了,有所值。
失败了,所做努力付之东流之外,还要背负着一身债。
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这我也想不通。”谢典皱眉。
当初黄老师突然要解散,也说了,这附近找不到合适的商铺搬迁。
由于决定来到突然,然后就让谢典去处理退费转学员的费用跟资料问题,他就没有在这件事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如今陈总一提起,谢典就动脑子去思索,顿时觉得这里面,有些蹊跷。
黄老师跟蔡老师,在这家店注入了心血,投入了资金,如今还没有得到回报,连装修跟加盟成本都没赚回来。
就因为漏水跟墙板倒下来,外墙存在裂开倒塌的危险,就果断的要关闭解散校区,看似合理,没有任何毛病。
但是,从创业者的角度而言,这里面,有一些根本上的问题,令人无法看透。
至少,从陈总的人生阅历来看,AMD乐高机构在运营正常,还有钱赚的情况下,突然关闭解散,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你看啊!”陈总开始分析:“假若我是你们老板,遇到这种情况,我首先去找物业维修,如果确实找过而不维修,房子的安全隐患很大,就先暂时停课,发公告通知家长,说因为漏水的原因,然后立刻去周边找合适的商铺搬过去。我看你发的图片,你们机构顶多不到三百平,在你们附近找一个这么大的商铺,不是没有可能,用心找,肯定能找到。”
对于这点,谢典到没有去深思过。
“当然,也有可能,你们的装修成本很高。”陈总似乎考虑到什么,“你们原来是开在小区门口的沿街商户三楼,如果搬去比较远的地方,没有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就算搬过去了,后面地理位置不好,人流量不行,很容易出现亏损。”
“你说得有理。”谢典点了点头,“我在这地方多年,位置好的商铺,几乎没有了,一些偏僻的角落,倒是还空着租不出去,如果搬到这种地方去,可想而知,绝对不太好做。”
“那就是了。”
分析到这里,陈总总算想明白了谢典的老板,黄老师、蔡老师为何要突然关门解散了。
黄老师、蔡老师来这边开店之前,肯定考察过周边的环境跟人流量,对周边自然也了解透彻。
做出解散这个决定之前,她肯定是去周边逛了一圈,发现没有合适的商铺搬迁后,权衡利弊,果断的做出了解散的决定。
搬过去,位置不好,人流量不行,就意味着在运营上失败了一半。
而且,重新装修,又要花十几万。
然后签合同垫付押金跟房租……
思来想去,再三思考,对比了一下要退费的费用,发现把所有学员退掉,总退费跟搬迁后要支出的成本,跟未来要承担的风险,相差无几。
又或者更大。
这种情况下,做出关闭解散的决定,就很正常了。
甚至可以说,很明智。
只有睿智的人才能做出这种决定。
“你们老板,还真是个厉害的人。”
揣度到这一步后,陈总对谢典的老板黄老师、蔡老师生出了敬佩之心。
这种人,太罕见。
当机立断,不拖泥带水,这在创业者群体里,算是极其罕见的存在。
换做是他,绝对做不到如此干净利落,果决。
虽然他最后也会关门解散,可绝对不会那么快,而是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内心挣扎,最后迫不得已了,才会做出这种无奈的抉择。
“是吗,哪里厉害。”谢典问道。
“果断,冷静,睿智,讲原则。”陈总低沉道:“有机会的话,帮忙引荐一下你之前的老板,这样的人物,我想认识认识。”
“看机会吧。”谢典呵呵一笑。
陈总没解释太多,凭谢典现在的阅历与眼界,自然没办法分析黄老师做出关闭解散的抉择背后,到底做了多少选择与思考。
“好了,言归正传吧。”陈总点起一根烟抽了起来,看着谢典,淡淡道:“你今天过来找我,肯定还有要事没聊,说吧,我帮你参考参考。”
其实,凭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按道理,完全是不会对谢典这样一个小人物如此客气,当做朋友一样对待的。
可偏偏,他现在对谢典的态度,就跟老朋友一样。
放在了同一个层次上。
哪怕谢典,现在的身份地位与他不在一个阶层上,可他依然很尊重谢典。
从谢典身上,陈总感觉到了一种,如今社会上,极少数还存在的淳朴厚实。
谢典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懂得思考,也有追求跟野心。
但是,他的本质,是真诚而厚实的。
他跟很多人不一样,总想着一步到位。
对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种敬畏。
就连陈总自身,如今都做不到,对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种敬畏,心灵深处还有装载着真诚与厚实。
有些东西,在岁月前行中,早就被他磨灭在步伐下。
他知道是什么东西,渐渐被自己磨灭了,但是,想要重拾起来,就相当难。
有些行为,已成习惯,想要改变不易。
“还是瞒不过你。”谢典哑然失笑,“我从医院离职出来后,我们曾讨论过一件事,创业,这事你应该还记得,当时我是想走培训机构这条道路,你当时劝我先懂行,然后在创业,于是我进了AMD乐高机构。”
“如今我有再度失业,面临的情况,跟当时从医院出来差不多,但是也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失业,但是我现在……”
他还想继续说下去,可陈总却轻轻摇头打断了他的话,“你说的我懂,你是想找我聊一聊创业是吧?怎么,你觉得现在时机成熟了?真的要迈出这一步了吗?”
所做一切,皆为创业。
如今,谢典觉得自己的创业时机,成熟了。
谢典郑重的点头:“不错,我觉得时机成熟了,要迈出人生最关键的一步,但是这一步,我不敢轻易迈出,需要找个懂行的人商量,指点迷津,为我指条道路。”
他很谦虚。
也很坦荡。
没有任何隐瞒。
他就是来找陈总,给意见,给想法的。
没有不好意思,也不会觉得尴尬。
谢典不仅把陈总当做忘年之交的朋友,更是当做了,师父一样对待,亦师亦友。
对于陈总,在创业这条道路上,谢典没有丝毫隐瞒。
“还是要开培训机构吗?”陈总低沉道。
他目光熠熠凝视着谢典。
谢典重重的点头。
“你对这个行业,已经吃透了?”陈总问道。
谢典顿时摇头,吃透?开什么玩笑,他只是对乐高与编程这个领域,大致上了解的七七八八罢了。
而这七七八八,还是运营与管理上,课程教学与一些国家比赛上,还是不怎么了解的。
但是,他觉得,自己可以一边创业,一边慢慢去了解,去接触更高层次的东西。
有些经验,需要经历过,才能知道,没经历过的东西,光靠看,光靠说,就算别人身传言教,有时候还是没办法彻底掌握。
“我觉得,凭我现在经历过的阅历,还有运营管理上掌握的经验,用以创业,应该可以了,有些经验与运营上的问题,我可以一边创业,一边去琢磨。”谢典说道。
陈总死死的盯着谢典。
到了创业这一步,作为谢典的朋友,陈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谢典在时机不曾成熟的情况下,突然一脚踏入创业这条泥淖路来。
没有充分的准备,到时候,一脚涉足进来,将会是举步维艰,每一步走的都很艰难。
创业的想法是美好的,可每一步走的都很艰难,很不容易。
没人指点迷津,别说成功了,能否扛过半年到一年,都是一个大问题。
大部分创业者,走过了一年扛不过三年。
中小企业的宿命,几乎卡在三年这个命机上。
“想法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陈总不会说一些让谢典抱有幻想的话,很多创业者,都喜欢听好话,明天一开张,一个月后就月入几十万。
一年后,赚了几百万,买房买车,迎娶白富美,走向人间巅峰之类的话来。
创业,是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很多老板,说什么,我不看过程,我只要结果。
只要结果是赚钱,我就满意了。
可万一,结果是通过损耗过程而换取来的,只是短暂的,这个结果你要得起吗?你承担得起损耗过程而换来的后果吗?
“我知道,若是我失败,我不但可能损失了眼前的一切,甚至还会负债累累,拖累家人。”谢典如实道。
有些问题,他早就想到了。
创业,是条不归路。
他现在,终于理解这句话了。
当然,这句话是相对于白手起家的人而言,对于腰缠万贯的富二代而言,是不存在创业是条不归路的。
富二代创业开公司,不过是为了兴趣爱好更多。
就算倒闭了,也能大手一挥,继续开下一家。
陈总轻轻摇头,补充道:“拖累家人,是肯定的,最主要的是,拖累了你自己,有些创业者是越挫越勇,不断奋起,而有些人,将会一蹶不振。创业怕就怕在,遇到难坎迈不过去,就一辈子倒在坑里爬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