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灭了西晋后,占据一方,算是暂时坐稳了皇位,于是开始释放自己的本性,同时立了三位皇后,这还觉得不够,又立了一位中皇后。
宠信王沈、宣怀、俞容等佞臣,大杀谏臣。
游猎无度,早出晚归,又跑到汾水去看鱼,又以烛继昼,在后宫中,建立市集,或与宫人游乐,或酒醉三日不醒,荒淫无度。
刘聪在后宫享乐,多日不出,群臣只得向王沈等人报告事情,王沈等人大多不报告给刘聪,只以自己喜恶去议决事项。
王沈等人贬抑朝中贤良,任命奸佞小人,数日便可让他们升至两千石。
军队年年都要出征,将士们却没有钱、帛赏赐,反倒是后宫对仆人的赏赐,动不动就数千万。
王沈等人的车服、住宅,皆超过了诸王。
子弟中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即使是平民,成为内史、令、长者的,就有三十余人,都是奢侈逾礼,不合法度,且贪婪凶残的人,残害良善。
勒准,是匈奴靳氏部落,生有二女,皆为绝色,献给昭武帝刘聪为皇后,其实已经可以窥见其心思。
王沈和刘粲等人与靳准联手,诬称皇太弟刘乂叛变,不但废掉并杀害刘乂,更趁机诛除一些自己讨厌的官员,又坑杀平阳城中一万五千多名士兵。
刘粲也在刘乂死后,被立为皇太子,受领相国、大单于,总管各事务后,就将国事委托给他。
刘聪是彻底当甩手掌柜,沉溺在后宫的温柔乡中了。
刘粲担任相国后,骄纵奢侈独断专行,疏远忠诚贤德之人,亲近奸邪谄媚之人,任性刻薄不施恩惠,拒绝劝谏掩饰过失。
喜欢兴建宫室,相国府模仿紫宫。
继位不久,百姓昼夜劳作,饥饿贫困,铤而走险,死亡相继,刘粲也不体恤他们。
虽然给了刘聪的四位皇后尊号,但,实际上,却将四位不满二十岁的继母,自己收了,封了个贵嫔,也是勒准的侄女,日夜与她们在后宫里寻欢,将国家之事,全部扔给勒准。
在刘聪时,勒准就有了心思,只是刘聪在灭西晋前,好歹还在掌事,之后虽然不管事了,却是王沈等人掌权,勒准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见刘粲比刘聪更叫荒淫,且将一切事务交给自己管理,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国重臣,花花肠子更是翻的噗通噗通的。
勒准趁机将自己家人安排在重要位置上,掌握了京城的军事权。
但是,勒准也怕诸亲王起兵。
想来想去,忽悠刘粲:
“那帮鳖孙,想要杀掉太保呼延晏和我,然后推举刘骥那犊子做皇帝,你他丫的,别一天就知道窝在后宫里,应当早作准备。”
刘粲没听。
勒准怕自己的计谋不能实现,于是又让两个女人给刘粲吹枕边风,还吓唬她们说:如果刘骥成了皇帝,恐怕我们靳氏家都的被杀绝。
两女儿一听大惊,会不会真的杀绝,不知,但,她俩绝对是首当其冲。
使劲给刘粲吹枕边风,刘粲都被吹感冒了。
不过,这枕边风比勒准的“进谏”有效多了,刘粲抓捕并斩杀了包括刘骥在内的一众人,这些人都是宗族,都是会挡勒准路的人。
挡路的人都没了,勒准随之发动宫变,率兵进入皇宫,抓捕并斩杀了刘粲,之后,刘氏男女,不论老少,全部都斩于东市。
之后又刨刘渊、刘聪的墓,焚烧其宗庙,自称大将军、汉天王,设置百官,派遣使者向晋室称藩。
这时有个人跳了出来。
当年张轨麾下的将领北宫纯,两次受张轨之命拯救晋室,以少胜多,杀退刘渊兵,最后被迫向刘渊投降。
他看勒准与刘粲相杀,集结汉人,以东宫为堡自守,但最终还是未能逃出,被勒准的堂弟勒康所杀。
北宫纯并没有影响局势,据说在正史中连个传记都没有,但,在那样的危局中,能两次受命来拯救晋室,可见其不一般,这样的人不应该被历史淹没。
嗯?不会是北宫纯太强悍了,被张轨忌惮,准备杀他,所以,才不得不投奔刘渊的吧?!
历来创业之主,必定都是能亲自披挂上阵,指挥作战的,四处征战不归,唯独胡刘不是如此。
刘渊执政时,便蛰居在河东,典型的宅男属性。当时倾覆晋室的,其实是王弥、石勒、刘曜等人。
群盗中,以石勒最为狡诈、凶悍,所以,东方皆为他所并。
胡刘的宗族中,只有刘曜较有才能,关中实际上是被他攻陷的,所以,刘粲被杀后,刘曜与石勒随即形成了东西对峙的态势。
从刘琨、曹嶷、王浚、石勒、祖逖等人的行动来看,东方之局,实际上已经不是刘氏能驾驭的了。
刘聪时,平阳大饥,流叛、死亡者,十人中就有五、六个,石勒派遣石越率领二万骑兵,驻扎在并州,以安抚叛逃而来的人,司隶部统辖下的人,跑到冀州的,有二十万户!
刘聪的太史令康相,对刘聪说:
“石勒那瘪犊子盯着赵、魏,曹嶷那厮也瞄着青、齐,鲜卑之众,零散分布在燕、代。如今,京师寡弱,石勒的人马强壮且众多,如果让石勒并了赵、魏之地,在燕的骑兵,自上党向东,曹嶷再率领三齐之众续后,陛下,您将如何抵抗?”
可见当时情势的危急。
这么危急、不利的形势,刘聪居然还有心思沉溺于后宫,究竟是史书故意抹黑,还是刘聪真的如此昏晕。
刘粲被杀后,刘曜从长安奔平阳,走到赤壁(今山西河津县西)这里,即皇帝位。
石勒也统领精锐五万,讨伐勒准,进据襄陵(在平阳东南)北原。
勒准派遣侍中卜泰向石勒投降,但现在刘曜也来了,石勒不准备就这么接了勒准的投降。将卜泰囚禁并送到刘曜处,以示城内并无归附刘曜之意。
但刘曜却让卜泰为他传话,劝靳准迎接他到平阳。
靳准杀了刘曜的兄弟们,对刘曜的这个说词,犹豫未决。
之后乔泰、王腾、勒康、马忠等,杀了勒准,推举勒准的从弟勒明为盟主。
勒明派遣卜泰,将传国玉玺交给刘曜,准备向他投降。
石勒听闻后,大怒,增加兵力而攻打平阳,勒明向刘曜求救,刘曜派刘雅、刘策迎接靳明。
勒明率领平阳士女一万五千人,投奔于刘曜。
之后,刘曜斩靳明,靳氏男女,不乱老少全部斩杀。
勒准忽悠刘粲的话,变成了事实。勒明等人也想的太天真,以为主动投降就没事了?就算刘氏兄弟不和,也是他们自家事,外人掺和进来,还杀了那么多刘氏的人,刘曜能放过他们,才鬼了。
之后刘曜逃到了栗邑。
石勒这次,到手的鸭子给飞了,气的烧毁平阳宫,然后返回。
后,刘曜回到长安,改国号为赵。
史家将之前刘渊立的国号“汉”,与刘曜立的国号“赵”,合起来成匈奴刘氏政权为“汉赵”,又为了与之后的石氏政权做区别,又称为“前赵”。
刘曜豕突——“豕突”这词是哪本书里的?不怕刘曜诈尸吗——但其根本在关中,所以,称帝后,仍以雍州、秦州为主。
当时,关中、陇右一带有很多氐、羌等少数族人未予归化,常同西晋残余联合进攻刘曜,给刘曜政权造成严重威胁。
长水校尉尹车,暗地里联合巴氐酋长徐库彭反叛;刘曜先杀尹车,又囚徐库彭等五十余人,准备全部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