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60 你们也是找我们联合抵制404?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整个装甲领域,跟4o4最没有冲突的就是627,他们居然第一个响应抵制4o4。

    也不想想,4o4是否看得上他们的技术。

    可要想联合起来,就得617牵头,这样的事情,着实让赵玉明、罗志宇等人为难。

    他们不想跟4o4直接撕破脸皮。

    不仅装甲车辆研制造单位领导们在沟通抵制4o4的入侵,航空单位的领导们也开始往兄弟单位串门。

    大家相互走动如同过年时候走亲戚……

    112厂虽然做出了参加会议看情况后再考虑的决定,厂长赵玉军跟书记姜阳明两人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合适。

    商量一番,讨论不出个所以然,直接往蓉城去找12厂。

    12厂这几天同样是有着各种会议。

    跟4o4合作一直都在持续,4o4厂是什么情况,12厂远比其他没跟4o4深入合作的单位了解得多。

    越了解,他们越担忧这次4o4的真实意图。

    4o4在主导技术联合会后,把手伸到各家单位内部,要技术跟人员,甚至吞并,到时候几乎难以反抗。

    4o4一直都在组建自己的战机设计研团队,也在祁连山内部建设生产线跟总装车间,现在都已经快要投入运营了。

    “熊厂长,你们如何决定?”

    赵玉军直接表明了来意,没有太多寒暄。

    112厂跟12厂之间虽然关系不是太好,大家都是处于竞争状态嘛。

    当然,也没有多大的冲突,只是为了争夺上级拨付的经费。

    何况,12厂生产歼-7,112厂生产歼-8。

    12厂还是原来三线建设时候,作为备份厂从112厂分离出来的呢。

    熊宏源一直在打量赵玉军跟姜阳明两人,他有很多不解。

    “112厂可是这次合作的最大受益者,苏-27全套生产技术跟生产线都给你们了呢。”

    他们想不明白,112厂得到这么大的好处,不仅不支持4o4起的军工技术联合会,反而还上蹿下跳想要拆4o4的台。

    干得有些不地道了。

    同样,如果不是4o4把苏-27战机的生产线跟技术都给了112厂,作为跟他们长期合作的12厂,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可最终,这事情12厂一点技术都没拿到。

    这是整个12厂到现在都没有做出决定,有些不愿意支持4o4的原因。

    12厂一直都是4o4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不仅把生产线的所有产能全部用于支持4o4的-7a战机生产,611所也都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4o4的-7持续改型项目中,人员也调配了不少给4o4。

    双方的关系,远过4o4跟112厂间的关系。

    到头来,4o4从苏联搞到的苏-27全套设备技术给了112厂。

    12厂的人,如果没有任何意见,才是怪事。

    4o4的人,到现在也没给任何的解释,或许他们有自己的考虑,但12厂的人,却感觉被4o4出卖了。

    换成谁,从情感上都接受不了。

    尤其现在,得到巨大好处的112厂领导,居然主动来找他们,要联合他们共同抵制4o4起的军工技术联合会。

    仿佛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4o4高层脸上。

    赵玉军看着12这些不吭声的领导们,知道他们的想法。

    满脸苦笑着,“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并非我们得到好处,过河拆桥。到现在,我们的技术也还没拿到手呢。这一次4o4起的军工技术联合会,总是让我们无法心安,以他们一贯的行事作风,很可能这是一个坑……”

    熊宏源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连陈弼之等人也是一脸笑容地看着112厂的两位负责人。

    赵玉军跟姜阳明两人,被盯得心里毛。

    “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也希望跟4o4展开更广泛的合作。这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大家共同进退,要不然4o4到时候把手伸进内部,挖人搞技术,想要反抗,就迟了。”

    4o4给所有单位都造成了太大的阴影了。

    李文正看着他们,直接摇头说道:“两位,无论如何,整个12厂都不可能这样干。一旦这样干了,我们用于生生-7a的生产线将会彻底停止下来,整个厂所有人连饭都没得吃。过oo架的-7a生产任务,是我们无法放弃的。一旦跟4o4产生矛盾,他们放弃订单也不会继续让我们生产。”

    熊宏源想阻止李文正,却被陈弼之阻止了。

    即使他们不满4o4,也不能当着112厂领导的面说出来。

    112的人来找他们,绝对居心叵测。

    陈弼之看着112厂的两位负责人,严肃地说道,“两位,非常抱歉,我们无法答应你们。如同李书记说的,12厂承受不起失去所有生产任务的严重后果。你们得到了全套苏-27战机生产技术跟生产线,上级的研经费跟空军的订单都够你们展很多年……12厂目前就靠着生产-7战机养活整个厂所有干部职工呢。”

    4o4那些人的尿性,合作了这么多年,肯定了解。

    真的现被他们坑了,宁愿放弃订单,也不会让他们占便宜。

    何况,4o4卖了几条生产线出去。

    无论112厂的人怎么劝说,12厂都表示,不会跟他们形成秘密联盟,共同进退。

    赵玉军跟姜阳明两人只能无奈离开蓉城。

    他们走了后,熊宏源皱眉头问阻止他的陈弼之,“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至少可以分到苏-27的一些技术。4o4究竟想干什么,咱们都不清楚。112厂找咱们,不分些项目怎么行?”

    陈弼之看着他,严肃地说道,“老熊,112厂还没拿到技术,就过河拆桥,你觉得他们会分项目给咱们?再说了,以4o4的行事风格,你觉得这事儿能善罢甘休?”

    熊宏源豁然开朗。

    更有可能,112厂是来试探他们的。

    如果12厂跟他们站在一条线上,最终他们吃亏,4o4同样得吃亏。

    想明白了,熊宏源就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要不要把这事告诉4o4?”

    李文正摇摇头。

    “4o4那帮家伙,消息灵通得很。到现在没有任何动静,只是通知了各个单位,也未见高层沟通,绝对憋着坏。”

    其他人都是苦笑连连。

    4o4完全就是狐狸窝。

    老的奸诈,小的狡猾,不好相处得很。

    从12厂出来后,姜阳明问赵玉军,“不是说拿出苏-27的技术跟他们合作,以此让他们站在我们这边,为什么不提出来?”

    赵玉军神色复杂。

    “12厂的人对4o4不满,却担心跟我们联合后失去订单……4o4那帮人却是不好应付,闹大了,上面也不会坐视不理。咱们这样做,也很可能会在苏-27的技术引进项目出现变故,技术是4o4谈下来的。一旦我们跟4o4闹翻,谁能得到最大好处?”

    “12厂。他们是除我们外最大的战机研生产单位,难道他们就在等变故?那为何来找他们?要是他们告诉了4o4那帮人……”

    一旦112厂拿不到苏-27的技术跟生产线,最后肯定是12厂得好处。

    “无论12什么目的,他们都不会把咱们来找他们的事告诉4o4的人,4o4的人不是傻子,我们矛盾越大,12厂好处越多……何况技术联合会后天就要召开。”

    “难怪4o4的人没有任何动静,但是这也不符合他们的风格啊。”

    姜阳明一脸感慨。

    “按照4o4以前的作风,他们肯定会找各个单位沟通。这一次,只是把文件转,连一句解释都没有……”

    112厂也心知肚明,4o4这样干,很可能是为了筛选合作对象。

    一直与4o4合作的单位,不会有任何反对意见。

    这些年,帮着代工,跟着4o4,那是赚得盆满钵满的。

    对112厂这样有着自己项目,技术实力不差,每年能得到大批经费的单位来说,自然不愿让4o4骑到他们头顶上。

    在未来的技术联合会中,虽说大家共同承担经费,研技术,可最终,4o4会因为出资最多,技术项目最多而主导整个技术联合会。

    合作之后是否愿意把他们的技术拿出来,谁敢保证?

    拿了4o4研经费的单位,到最后很可能会被4o4彻底兼并。

    “要不去找秦飞谈谈?”赵玉军问着姜阳明。

    姜阳明思考了一阵,觉得还真的得去找秦飞商量一下。

    “确实应该找他们,不仅秦飞,还有西飞跟哈飞,一起沟通,要不然咱们会被4o4各个击破,没有言权。”

    112厂是制造战机的,秦飞生产军用运输机,西飞生产轰炸机跟空中加油机,哈飞搞直升机跟轻型涡桨运输机。

    在业务领域上,各个单位的项目并不冲突。

    而4o4涉足了所有航空制造项目:军用运输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民航客机、直升机、战机……

    属于整个航空系统的敌人!

    赵玉军跟姜阳明两人连夜赶到秦飞,却现秦飞的领导们都不在。

    问了不少的人,都说不知道领导去了哪里。

    秦飞领导们去了哪里,只有秦飞高层清楚。

    在112的人寻找秦飞领导时,秦飞厂长孙道乾和苏兴国,已经到了蓉城。

    而且到了12厂。

    双方因都属于4o4的主要制造伙伴,有不少合作。

    12厂帮秦飞加工了不少运输机的零部件,秦飞同样帮12厂制造了不少战机零部件。

    “老孙,老苏,你们也是为了来找我们,联合起来抵制4o4?”熊宏源直接开门见山,问两人来意。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