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八一片阴凉地方周围气温跟火烤一样。
按照大夏的季节现在都已经是深秋了可天气仍然热的要死。
远处的大摩山那里响着叮叮当当的开凿声。
昨天烧山之后山壁出现一片细如发丝的裂纹让谷穹和陶济源都是大喜觉得是找到开凿这大摩山的办法了。
不过任八一点里面应该没什么变化。
当然这也是双方的要求不一样任八千想着的是获得能打造装备两万人军队的兵器的铁矿。
大耀的制式厚背长刀可不是普通人拿着的那种三两斤重的刀具每把差不多二十斤重需要的铁矿起码要二十二三斤以上。
而大摩山上千犯人一天也不过能开采出百八十斤的铁矿而已只能做四把刀两年下来也不过两千多把这还是全部用在军中仍然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要知道大耀可不仅仅是一支军中需要武器包括山中猎户还有那些日常所需的铁器。
而另外一个铁矿六翠山虽然没去任八千之前闲聊时问过陶济源是在大山里面山路难行。开采虽然容易不少可往外运输也是个大难题。
一个三四千万人口的国家一年下来的铁矿产量不过一两万斤能做什么?
“大人大人今天的起码有四五百斤重是往日四五天开采出来的量了。”
任八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在睡梦中被谷穹的大嗓门兴奋的一嗓子惊醒。
“哦?四五百斤?”任八一天时间开采倒是快上了一倍。
“那就多拉些木材出来最好在周围的城市里调集些人手专门运送木材然后分开烧山一天东侧一天西侧轮流烧山开采这样效率还会提升一些。”任八千伸个懒腰说道。心中想着这周围的山几年后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了。毕竟如果要烧这铁山开采的话一年消耗的木材不是小数然而树木成长却是十年为周期的。
而且随着周围木材的减少以后想要保持这样的开矿速度需要从远处送木料过来那样动用的人员数量就更大了。先这样吧等自己回去研究下那个凹面镜。
“任大人说的是。”陶济源看任八一倍而且按照他方才的话去做恐怕能提高三四倍立刻有些佩服。“不过此事恐怕要陛下下令才可以。”
“去看看吧。”任八千起身让谷穹带路前往大摩山下自习观察果然如同自己之前所想只是薄薄一层而已半根手指的长度也就是三公分左右。
“陶郎中还要劳烦你给陛下上个折子把这里的事情说一下。”任八千转身道。
晚饭的时候陶济源和谷穹脸上还带着兴奋神色任八千也不打扰两人的积极性只是说道:“明天我好好休息一天天大的事情也别打扰我饭菜也不用给我准备了。”
“是任大人。”
和他们打了个招呼任八千回屋等众人快要睡觉的时候就回到地球。
……
此时地球才是傍晚任八千先打开电脑查找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个新闻只是输入关键词很快就找到了而且不止是一个。
70年前就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用液体镜面制成第一个50千瓦的太阳能炉可以在三十秒内融化1厘米的钢板。
而在50年前建立的一个实验室用一万面凹面镜建成能够达到1000千瓦时瞬间在目标处达到3500度的高温。
而铁的熔点只需要1538度因此完全不需要那么大的只要小一点就可以了。
在网上的一个视频中一个外国小哥用5800个指甲大小的小镜片装到一个卫星锅盖上便能将铁熔化。
这些都证明了任八千之前的想法是可行的。
不需要国外实验室那么大只要有十分之一大小就足够了甚至可以分成十部分组合在一起毕竟只是为了将大摩山壁融化对于精度各方面都没有太高要求只要聚焦点在一个范围内确保范围内温度足够就可以了。
当天晚上任八一个本市某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并且在第二天见了一面将自己的要求说给他听需要一个凹面镜制成可移动可调整角度的太阳能炉能够融化三四百米外的钢铁。
对方需要给他提供出一个单人就能携带的太阳能炉以及以后他在大耀制作凹面镜的模具和所有凹面镜安装角度的一系列方案。
对于任八千来说这很麻烦但对于对方来说这件事很简单毕竟任八千对于精度各方面要求不高甚至扔给学生都能够完成而报酬则是五十万。
将这件事谈妥任八千休息两天后便回到大耀。
……
六翠山其实就在大耀西侧的六万大山外围不过想要达到铁矿的位置也要走上两天的山路而且山路艰难是铁矿石往外运输的最大难点。
在离开大摩山几天后任八千就行走在这条山路上。
刚刚进山的时候还好山路还算好走毕竟这条路经常有人通过。
不过一天过去山路开始蜿蜒难行起来一面是山壁一边是山涧中间只有一条一米宽的路。
虽然人能走但坐骑之类的是肯定不行了。
哪怕是人能走速度也快不起来。
起码任八一阵眼晕。
要知道这下面足足有两三百米掉下去直接就成了肉饼了。
任八千突然发现自己有个很大的弱点怕高。
以前完全没发现啊。
看到他这样子藤纪也提心吊胆的紧紧跟在他后面准备随时拉他一把。
若是这位出了事情自己就不用回去了。
这条路上走了小半天当翻过去后终于来到一片三面都是山崖的山谷中任八一直提着的心放下来感觉自己再次活了过来。
山谷不是太大除了一百多人的守卫外还有七八百人在这里开采。
六翠山的矿石含铁量大概是百分之五十那样开采难度要小很多。只是因为这里无论是往外运输矿石还是往里运送物资难度都很大所以难以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