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寻人启事是这样写的:寻失联表哥李子善于石头城走失家里甚急。有知情者请到红石柱街5号告知张先生必有重谢。
李子善是李毅鑫的曾用名除了已经故去的父母和党组织没有人知道李毅鑫还有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
李毅鑫马上询问了报社编辑得知这则启事是今天才开始刊登的一共交了刊登一周的费用。
因此李毅鑫明白这是党组织在得知自己接头失败后开始寻找自己并且给出了新联络点的地址而联系时间并不在今天而是启事刊登完后的第三天。
原来他在重庆中统潜伏时党组织启用他也是用的这种联络方式。这种方式非常安全根本没有被人知晓的危险。
而至于接头暗号更是不需要因为那个张先生一直就是李毅鑫的联络人而且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上次在重庆组织启用自己也是张先生代表组织出面的。
双方非常熟悉见面就能直接交流而并不像陌生的党内同志接头时需要对暗号。
看来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很高很快就做出了反应这让李毅鑫感到十分地高兴。
组织上很重视自己的这次任务得知自己接头失败后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采取了补救措施李毅鑫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只要能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那么他工作起来就心里更有底气了特别是他在急需请示组织该如何答复村上信之助的‘建议’时更是如此。
李毅鑫心中大定开始继续寻找长期住处。
由于石头城处于沦陷区很多稍微有点身家或者是不愿接受日军奴役的人都纷纷出租和出售房产。
生逢乱世大多数中国人的本能反应都会是出售不动产而转持现金。
因此报纸上房屋交易的这类信息很多有大量的房源可供选择。
对于自己以后在石头城的住所李毅鑫有着自己的考虑。
首先住处的地点不能在繁华的大街上因为这样周围的环境很复杂如果有人想要进行监视那么这些监视的人员可以伪装成为各种不起眼的路人或者人力车夫不容易被发现。
而这是李毅鑫想要极力避免的至少他要在被人监视的时候能够有所察觉才行。
这是细节问题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细节很重要关系到组织的任务和自身的安全必须要重视。
其次他想找一个地形相对复杂的住所最好是周围四通八达的小巷子很多。
如果有人跟踪那么李毅鑫也能及时发觉。而一旦出现了紧急情况也有助于李毅鑫通过复杂地形逃脱。
还有就是这个住处一定是要和李毅鑫的身份以及收入相符如果过于寒酸或者过于豪华都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而这则是党在沦陷区和国统区地下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为了地下工作者的安全。
总之有了这些条件限制李毅鑫很快就能在大量的房源中筛选出来合适的房子。
李毅鑫从报社出来后就在街上买了一张石头城的地图开始对照报纸上的房产信息筛选起来。接下来的两天他主要的工作就是找房子。
而他来石头城最主要的任务却是代表党组织启用另一个代号叫喜鹊的地下党潜伏人员这个任务原本李毅鑫想尽快执行。
但是自从他有了党组织新的联络方式后李毅鑫就不那么着急了因为他需要向组织汇报自己目前的状态后根据组织对于情况变化而做出的决定来开展工作。
祥和里36号是一座并不算大的小院子这是李毅鑫看房行程的第四站。前面三处房屋他看过后都不太满意直到他来到了这里。
祥和里身处一片小街巷之中周围的小路很多但是比较僻静。这里主要住着一些石头城伪政府的而中下层职员和小商人距离繁华的大街不算远而且在这片小街巷的东面还有一条小河。
这栋房子是一楼一底的独立房屋屋前还有大约十多个平米的院坝院坝中有一口水井。
而让李毅新感到满意的是这里比较僻静周围的小巷犹如迷宫一般到处都是李毅鑫拿着地图寻找地址时还差点迷了路很符合李毅鑫对住所的要求。
而最为关键是这里通电除了一楼一底屋顶还有一个小阁楼这个小阁楼完全封闭只有顶上有一块亮瓦。而在小阁楼的外面有着蜘蛛网一般的电线不远处还竖立着一根木质的电线杆。
房屋的主人是一个乡下的地主自从日军占领石头城后房东就急于招租因此租价并不高。
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李毅鑫以一年25块大洋的价格租用了这个房子包括家具这还是因为房东不认法币和日军的军票只认大洋的价格要是使用法币那么租价还会更高。
搬到新住处后李毅鑫很快就拿着良民证去警察局登记并办好了一切手续。日本人对于石头城这座省会城市控制得比较严格外地人要在这里暂住必须要持汪伪政府核发的身份证件备案。
从警察局出来李毅鑫又去了税务局办理开设公司的手续。在寻找住处的同时他也找好了公司的营业地点。这个营业地点是在繁华的顺城大街上一栋老楼房的二楼他租用了一间大约60平米的套房作为公司办公地点并且挂出了招牌:建中贸易公司。
开设公司的手续并不复杂此时的汪伪政府和日本人为了粉饰太平也希望治下能够在表面上看起来繁荣一些因此对于开办公司这种商业行为较为支持。
接下来李毅鑫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伪黄山省政府大楼他是来求见伪省主席温勉的。
这个温勉也是一个知名汉奸自从汪伪政府成立后就走马上任了伪黄山省省主席。
虽然李毅鑫有着褚副院长的亲笔信介绍信请这个温勉代为关照李毅鑫。但是温勉并没有见李毅鑫因为他认为李毅鑫完全就是一个小角色不值得亲自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