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欢乐的原野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第七十三章欢乐的原野

    一个诺大的宅院里如果没有人就该叫鬼宅即便是再漂亮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得破败甚至坍塌掉。

    这很神奇。

    如果一座屋子里永远都有人居住不论这间屋子有多么简陋也比空旷的废宅更让人感觉舒适。

    家里人口多了云琅就打算搬去庄园里居住尽管那里还非常的简陋依旧被丑庸跟小虫认为是最英明的决定。

    家里的游春马日子过的不好因为它要兼顾多重角色。

    没活干的时候它就是游春马会被二十几个小子小丫头争着骑。

    有活干的时候它就是挽马需要拉上马车去荒原上带柴火回来。

    每当家里的粮食吃完了而水磨又不堪用的时候它还要拉着磨盘在原地转圈。

    有老虎在云家庄园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型野兽敢来后来连兔子野猪这样的低智商动物也消失的不见踪影。

    第一次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地面上行动而不虞有危险那些孩子的天性在第一时间就被释放了出来。

    褚狼带着一群大些的孩子拿着云家的新式工具正在清除庄园上所有不需要的灌木然后把灌木堆放在远处的田野里只要等柴火晒干这些灌木就会被一把大火烧掉成为地里的肥料。

    云琅带着小些的孩子跟丑庸小虫一起装扮自己的家。

    怎么装扮呢?家具是不用想了大汉的木匠高傲的如同神仙他们宁愿接受权贵的蹂躏也不愿意放下身段去为普通人服务。

    所以云琅能做的就是用漆来让整个庄园变得生动起来。

    说到漆这东西在大汉实在是太普遍了这种从漆树上获取的汁液在混合了各种颜料之后就有了把普通东西变成艺术品的神奇功能。

    于是大汉贵人乃至平民家中但凡是能上漆的东西人们统统给他上一遍漆有些东西上了百十遍漆料之后就变成了真正的艺术珍品漆器。

    《盐铁论》中说得好在大汉漆器已经成了百姓生老病死必须的器物蜀中兖州一带种植的漆树已经有上万亩的规模。

    给木头涂上漆就能有效的防虫防腐蚀防止阳光又能增加房子的美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唯一的麻烦就是很贵。

    在大汉钱不值钱值钱的是货物很多时候人们不愿意接受钱这个谁都能随便制造的东西。

    在大汉以货易货才是最正确的贸易方式。

    云家的庄园没有产出自然就没有货物云琅积攒的两百万钱买了十头牛跟十套最新式的元朔犁跟耧车之后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好在家里的粮食很充足可以一直吃到明年秋收。

    云琅购买耕牛农具宁可去集市上花大价钱去买也不肯跟长平或者卓姬张口即便这样能够省很多钱。

    长平得知这个消息叹息了一声就去忙着准备卫青出征事宜霍去病去了右扶风平叛没人能帮她转圜一下与云琅的关系。

    皇家的两千万钱卖地已经成了长安市上的一桩美谈。

    云琅用元朔犁耧车水车水磨来换取皇家的三十顷地已经成了长安市上的最大笑话。

    水车水磨暂且不论仅仅是元朔犁与耧车经过皇家专卖之后获利何止两千万。

    长平知道皇帝曾经许诺的关外侯也知道皇帝已经忘记了这件事。

    假如此事再无人提起皇帝也会更愉快的装作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云琅自从出现在阳陵邑之后跟他接触的人基本上都获利不菲唯有云琅付出了这么多唯一得到的就是三十顷荒地。

    世人对恩人的态度很奇怪知恩图报的人很少更多的却是希望对自己有恩的人早点死掉才是最好的。

    皇帝不提自然就没人再提起云琅长平也不能说至于卓姬如今因为元朔犁的缘故日进斗金的估计早就忘记云琅的存在了。

    长平很容易在脑海中营造出一个凄风苦雨般的云琅却不知被人遗忘就是云琅目前最大的幸福。

    少年们的身子很轻平日里又在山野间奔跑习惯了没人在意给高楼刷漆是一个苦差事一个个吊在绳子拖拽的木板上对自己轻易的就把难看的木头覆盖上美丽的颜色而欢喜不已。

    田野里的大火日夜不息每当一块土地上覆盖了厚厚的草木灰梁翁就会带着十几个半大的小子用曲辕犁把那里的土地翻耕一遍然后把田地里的草根树根挑选出来准备晒干之后继续烧。

    新式工具的大量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即便是一群孩子在树叶落尽的时候也开垦出来了六百亩地。

    如果不是云琅劝阻那些兴奋地孩子们说不定会把剩下的一千八一遍虽然这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们的能力。

    每日傍晚是云家庄园最好的时间。

    丑庸小虫以及梁婆在厨房里忙碌着那些赶着耕牛会来的孩子以及给高楼刷完漆的孩子们会兴奋地钻进家里的温泉水渠里洗澡这里的水虽然比不得山上的泉水好用来洗澡却足够了。

    洗的白白的少年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在饭桌前渴盼的目光总是离不开厨房。

    如果看到餐盘里有肉就会有一大片赞叹声并一起感谢老虎给他们带来的肉食。

    如果看到餐盘里只有盐菜一个个就哀叹不绝痛不欲生埋怨老虎一点都不尽力。

    云琅坐在大长桌子的尽头当他拿起筷子开始吃饭也就宣告了吃饭比赛的开始。

    这种场面下即便是最没胃口的人也能多吃两碗。

    没人记得家里什么时候多了一位戴着高帽的教书先生。

    每日里吃完饭后的一个时辰就是他们去松林中的老院子里接受教育的时候。

    每天都要认识十个字否则下场凄惨。

    卫青带着亲卫离开长安的时候第一场雪已经落下来了。

    大雪的到来也就预示着冬藏真正的开始了。

    冬藏首先的条件就是有东西可以藏!

    夏秋的一场大雨毁掉了关中近半的粮食对于靠天吃饭的大汉人来说只能依靠减少一半的口粮来渡过。

    在大汉没有国家赈济灾民的习惯黄老之术的要义就在于放任自流。

    除了派兵镇压暴民之外皇帝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就是开放山泽允许百姓进入类似上林苑一类的地方自己去觅食。

    粮食不够就上山狩猎下河捉鱼。

    就连皇家也要参与。

    上林苑里顿时就人满为患洁白的雪地上满是被人踩踏出来的脚印。

    因为是官府阻止的狩猎捕鱼活动所以云家这一块私人土地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没人在这一带搜捕野兽。

    渭河到了冬日一条浑浊的河流立刻就变得清澈见底。

    一条条的大网横拉在河面上只要看看指头粗细的网眼就知道他们这是在进行灭绝式的捕捞活动。

    云琅站在河边欣赏眼前难得一见的的大场面。

    因为是流水所以大网一旦挂了一阵子立刻就会收网。

    这里的渔民很聪明在河道上拉了两条横向的粗大麻绳麻绳上挂满了铁环如果要收网只需要把麻绳上的铁环拉过来整条大网就会收拢到河边。

    然后就是波澜壮阔的收网阶段。

    看着在渔网里蹦跳的各种鱼云琅觉得这一网至少有五百斤。

    一条半米长的鲇鱼落进了云琅的眼睛他立刻大喊道:“鲇胡子鱼我都要了用钱还是用粮食换?”

    扯网的渔把头立刻叫道:“一斤糜子一斤鲇胡子鱼换不换?”

    云琅欢喜的舌头都快吐出来了脑袋点的跟拨浪鼓一般。

    “鲇胡子鱼全给老子留着--”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