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八章完美无缺的红袖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第一三八章完美无缺的红袖

    长安东北郊外有一座村庄叫做福门村。

    这是一个只有不到五百人的小村庄。

    村庄里有一座小小的学堂山长名叫籍福。

    早年间在长安也是一个有名的人物只是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论他跟随了那个主公那个主公的下场都不好。

    不过这对籍福本人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毕竟他跟随魏其侯窦婴享受了十一年的富贵生活。

    魏其侯被田蚡中伤最终被斩首之后他又跟随了田蚡过了整整八年的好日子。

    直到田蚡死他的两个儿子被刘彻贬斥不知所踪之后籍福又投入到了主父偃的门下准备继续过自己的清闲富贵生活。

    这一次他的富贵生活又过了四年直到主父偃被阿娇困在马厩里面冻掉了耳朵之后他就辞别了主父偃归隐在了这座从小小的福门村。

    自从在刑场送别了主父偃籍福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小的村庄。

    他对仕途已经绝望了公孙弘七十岁还受皇帝重用的事情他不觉得能够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就安贫乐道。

    以教导十余个聪慧的孩童为乐。

    聂壹独自来到这座村庄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

    他没有走进村庄而是将马拴在一颗树上背着手站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眺望将要落入长安城之下的夕阳。

    一个扶着黎杖的葛衣老者缓缓走出了村子每日站在这座小小的山坡上不但能观看夕阳更能看见繁华的长安城。

    平日里来这里的人不多村里的每一个人都知晓这是籍先生最喜欢的地方即便是最贪玩的孩童也不敢轻易踏进这片小山坡一步。

    没想到今天这里站着一个人。

    籍福就停下了脚步思虑片刻还是慢慢的走上了山坡与聂壹并排站在山坡上。

    “眼看着太阳落进长安城籍先生有何感想?”聂壹率先打开了话匣子。

    籍福笑道:“一切荣光尽归吾皇太阳从东边升起照亮了长安城而能给大地带来黑暗的只有长安城。”

    聂壹笑道:“鼠目寸光某家若是站在太阿之巅太阳自然起自扶桑落于北海。”

    籍福笑道:“老夫年迈攀不得太阿见不得归墟只能站在这小小的山坡上见太阳起自东山落于长安已经心满意足岂敢妄想。”

    聂壹皱眉道:“我不确定是否有杀你的必要可是有人的心眼非常的小为人更是小心谨慎他不容一件将要发生的快乐事情有半点的瑕疵我拗不过他所以啊我就来了。”

    籍福并不惊慌看着聂壹道:“老夫一生平庸并没有多少机会参与机密大事先生想要杀我有些无理。”

    聂壹笑道:“本来可以不杀你的毕竟你已经离开了长安城这个名利场。

    可是你籍福的本性并不坚定三姓家奴之称谓不算羞辱你人家信不过你会守口如瓶所以你还是死吧。”

    籍福皱眉道:“看先生面目不俗贵气缭绕器宇不凡不似刺客屠夫之流敢问先生如今居于何职?”

    聂壹笑道:“你要是知道了我就再也没有留你活命的理由了。”

    籍福笑道:“先生本来就没有饶过我的意思。”

    聂壹笑道:“征北大将军麾下行军长史聂壹!”

    籍福吃了一惊道:“马邑之围中的聂壹?”

    聂壹笑着拱手道:“有辱尊听。”

    籍福大笑道:“既然是聂翁壹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若先生不忙着杀我不如陪老夫再观看一次夕阳如何?”

    聂壹道:“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籍福用袍袖清理出来两块石头邀请聂壹坐下扶着黎杖道:“先生如今的官职也该到列侯了吧。”

    聂壹摊摊手道:“按照军功来看陛下确实该封我为君侯了只是如今其余的君侯没有犯错陛下不好改弦易张某家只好屈居君侯之下等待时机。”

    籍福点点头道:“陛下英明啊如今的大汉朝终于迎来了最宝贵的平安岁月不轻易更换列侯是对的唯有平安方能让我大汉的国力更上层楼。”

    聂壹瞅着已经悬挂在长安城墙上的太阳道:“确实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某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我朝的大军在外征战不休明明国库中空空荡荡连官员的俸禄都不能保证明明我大汉这几年水旱灾旱蝗虫地龙翻身接连来袭。

    明明这是一个国力衰亡的时刻谁知道一转眼仅仅过了一个冬天我大汉就显得朝气蓬勃往日的那些苦楚似乎一瞬间都不见了真是怪哉。”

    籍福笑道:“自从主父偃与阿娇贵人为敌之后老夫就退隐山林不问世事却不小心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上因此对这些变化看的清楚一些。”

    聂壹拱手道:“敢问是何原因?”

    籍福指着身后的村庄道:“以这座小小的村寨为例老夫初来之时村子中只有丁口两百三十八人第二年的时候迁徙来了八十六名野民第三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五百余人。

    我朝大军征战在外钱粮之属靡费无有尽头然而此时此刻百姓承担的赋税并未增加反而有所减少于是这五百人得以温饱。

    再者我朝大军在外征战带回来的牛羊奴隶无数即便是这小小的村庄也得到朝廷下发的耕牛十头羊百只新式的元朔犁三架。

    来年有了这些耕作利器这座村庄开垦出来的荒地足足有上千亩仅仅一季半的收获就足以比拟往年三倍不止。

    先生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不等聂壹回答籍福又道:“这意味着战争从未真正将负担压在百姓头上吃苦的是陛下是百官是勋贵是商贾是富户。

    如此一来陛下虽然好战却从未伤及根本甚至在有意无意的加强根基。

    因此一旦战争结束那些原本应该用在战阵上的物资钱粮牲畜一瞬间回归了它本来应该待的位置海量的金钱海量的物资海量的大汉将士一瞬间回归我大汉焉能不富?

    这些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陛下从这件事上品尝到了甜头日后即便再有征伐他还是不会动用国本与匈奴争雄而且以老夫看来匈奴也失去了跟我大汉争雄的资本。”

    聂壹感叹一声道:“高论高论啊乡野间自有大贤生古人诚不我欺也。”

    籍福苦笑一声道:“当年我献计于魏其侯远刘武近先帝魏其侯从之深受先帝信赖先帝驾崩我献计魏其侯辞相魏其侯不听导致全家死难。

    老夫托庇于武安侯田蚡门下献计武安侯取太尉辞丞相武安侯听之平安八载武安侯不悦于陛下我献计武安侯辞相武安侯不听死于任上再无遗德眷顾子孙武安侯败亡。

    主父偃极力招揽老夫为其门下走狗老夫从之献计《推恩令》主父偃从之继而一年四迁。

    主父偃交恶阿娇贵人失去了双耳老夫极力劝谏主父偃忘记仇恨向阿娇贵人认错虽负荆请罪也需忍耐主父偃不从继而破鼓万人捶死于街巷之中……

    老夫不过一介谋主生无权柄却要为自己昔日之策填命真正的是死得其所啊。”

    聂壹瞅着已经完全落进长安城的太阳叹息一声道:“你之死因并非因为你的那些奇谋妙计。”

    籍福认真的瞅了聂壹一眼道:“哦?我能知道是什么事情吗?”

    聂壹抽出刀子横在膝前道:“窦文娘先生还记得吗?”

    籍福呆滞了片刻垂下头道:“她去了来氏为妾……”

    聂壹提刀站起身道:“她曾经托庇与你你将她献给了来氏从而获得了进入武安侯门下的机会。”

    籍福无视聂壹手中的长刀喃喃自语道:“来氏满门被诛杀了啊……”

    聂壹冷笑道:“窦文娘自戕于来府如今文娘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又到了婚配的时候夫家是大汉国数一数二的干净人家我等文娘故人以为不能有半点的瑕疵你死了世上再无窦婴子孙只有一个绝色小佳人——红袖!”

    籍福抬头看着快要落下的钢刀低声道:“替我送份大礼!”

    话音刚落脖颈间血光暴起一颗人头歪了歪然后就从肩膀上落下骨碌了两下一双眼睛正好看到天边的最后一丝天光。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