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痛定思痛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第七十七章痛定思痛

    人生就像过关从一出生其实就开始了。

    这个道理云琅是知道的他还知道他过得关隘一般比别人难一些。

    孤儿院的时候如果不挤到前边吃饭最后很能就会吃不饱虽然会被嬷嬷当做礼让弟妹们的典范表扬然而……饿肚子这件事毕竟还是客观存在的几句好话是没办法填饱肚皮的。

    云琅不记得自己一路上给曹襄念了多少首诗歌咏树咏花咏草咏蝴蝶咏蓝天白云咏高山大河直到曹襄想让云琅咏一下他的时候终于激怒了云琅。

    云音跟霍光被丑庸抱在怀里惊恐的看着两个长辈在马车里的互殴……估计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他们不知道就在刚才这两个人在地狱里走了一遭过了一道非常凶险的关隘。

    斗殴一场才能让松弛不下来的肌肉慢慢恢复正常否则两人的手有时候会抽的如同鸡爪一般有碍观瞻。

    一路上总能遇见拖家带口被马车拉着向北进发的胡人看她们喜气洋洋的样子似乎得到了诺大的好处。

    路上的汉人却在阴郁的摇头这些在长安阳陵邑占尽好处的胡人不知道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好处。

    云琅碰见张汤的时候恰好是在驿站驿站就在渭水边上张汤正在组织大批的胡人渡河。

    从看到张汤的第一眼起云琅就知道这些胡人想要活下来可能非常的艰难。

    每次看见张汤云琅就会发现这个家伙眉心的悬针纹嘴边的法令纹会变得更深一些。

    而这一次这家伙的眼睛微微有些泛红即便是笑着跟云琅曹襄打招呼眼神依旧是冰冷的。

    “这些胡人要去哪里?”云琅装作无所谓的样子问道。

    “陛下给他们安排了好去处总这样留在长安胡作非为的也不是办法一群不会种地不会做生意的胡人还是放到草原上才有作用。”

    张汤微笑着回答。

    “看他们在过河难道要去河西?”

    张汤笑着摇头道:“谁知道呢。”

    话说到这里张汤已经很给面子了云琅曹襄两人自然很知趣的没有问。

    见张汤行色匆匆的样子不好拉着人家闲聊在岸边送别了张汤之后云琅跟曹襄对视一眼手又开始抽搐起来。

    “老天爷啊这得有多少人?”曹襄小声问道。

    “三千多四千不到!”

    “也就是说等张汤回京之后这三四千胡人老弱妇孺就会消失掉?”

    云琅瞅着跟张汤一起上船的长水校尉的胡人兵马觉得头皮发麻慢慢的道:“一定会消失掉而且下手的人只会是长水校尉营的胡人。”

    曹襄听了云琅的诉说觉得骑马一点意思都没有云琅也觉得是这样两人重新钻进马车一人抱一个孩子比赛算术。

    云琅在算术一道上自然要比曹襄高明可惜霍光在算术一道上也远比云音高明。

    当云琅抱着云音曹襄抱着霍光四人一起比拼算数的时候就成了棋逢对手的态势。

    眼看着闺女磕磕巴巴的数数还总是丢三落四的这让云琅非常的担忧她的母亲是难得一见的才女她的父亲更是一个不该存在的妖孽就连她的两个后妈放在后世也是妥妥的学霸级人物偏偏这闺女智力越来越像何愁有!

    等两个孩子在丑庸的照顾下睡着了云琅跟曹襄两人又上了战马并辔而行。

    “派你家谒者去鸿胪寺招待那些博士没有问题吗?”

    “没问题有美酒有美人又有你刚刚写的《美人歌》足够谒者应付场面的。

    “你确定要把这些博士握在手心里?”

    “不能也不敢我只想把更多的曹氏子弟送进太学一些有出息的家仆子弟我也会给他们上户籍然后分出去最后也去太学。

    你看着我舅舅既然动了太学的心思那么以后再依靠孝廉察举名士招纳来充实大汉官员的法子很可能就要废掉了。

    以后的重要官员很可能会全部来自太学别不信我舅舅这人天生疑心重有时候宰相越是死命的推荐他就越是看不上还会怀疑宰相的用心。

    太学生长在他眼皮子底下他时不时的就能去查验这样的才会让他放心。

    阿琅你家也该这么做多送一些聪慧的仆人之子进去将来就会有很多的方便之处。”

    云琅摇摇头道:“不一样云氏跟你家不一样你有一个足够大的家族来支撑你的想法云氏不同家里现在就大女一个孩子将来即便是还有孩子也不会多想要繁衍成你家的模样没有百来年的时间是不成的。

    而云氏的学问自成体系我也不愿意让他们走太学的路子就我家的学问他们如果能够学好不用当官也是人中精英世上豪杰。”

    曹襄笑道:“你不可能指望你的孩子都如你一般聪慧吧?将来家族大了总会有几个不肖子孙。”

    云琅认真的看着曹襄道:“如果我说我只是中人之姿是通过学习才变成了你们眼中的绝顶聪慧的人你信是不信?”

    曹襄果断的摇摇头道:“不要骗我!”

    曹襄的回答让云琅苦笑不已他自己知道如果自己真的是聪慧绝伦之辈当年早清华北大了哪里用得着去学怎么修飞机。

    虽然那两所学校不一定就是最聪明人的聚集地但是说那两个地方是那个世界中出人才比例最高的地方应该没有人反对。

    说读书会把人读傻的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傻蛋如果读书真的把一个人读傻了只能说明那个人不适合读书。

    读书是一个开智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由低向高开智的过程每个人最好都把这个过程经历一遍。

    虽说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的说法云琅还是赞成多读书读好书。

    能把学过的学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汉如果不读书连做这样的好汉的机会都没有。

    刘邦项羽就不怎么读书!

    这就造成了大汉人对学问尊敬程度不够这就是大汉的现实。

    站在咸阳桥上看大军出征总是那么的让人热血沸腾无数的汉家儿郎告别爹娘远赴边关的场面每年春日里都要重复一遍。

    当农夫放下锄头士子放下书本商贾放下生意士气高昂的离开了长安仅仅是那长长的队伍就让云琅忍不住热泪盈眶。

    边关的日子不好过而且很容易死在荒草间……少年人只要成长起来就前赴后继的告别爹娘奔赴战场。

    此时的大汉战争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证自家的百姓能过上没有外敌入侵的日子。

    此次进京时间虽短却给云琅上了一堂极为生动的一课这是太宰所没有教过的。

    骑都尉的营地空空荡荡只有几个伤残的老兵看守着军营昔日人喧马嘶的场景不再。

    让站在军营里的云琅曹襄有了极大的孤独感。

    “去病就这样走了?”

    “不这样走还能怎么走?夜袭八胡校尉营地的事情需要严密的保密如果宣扬出去对大汉收拢边关胡人的大政非常的不利刘陵这一手实在是太狠毒了一下子就击打在大汉的软肋上让陛下痛彻心扉。

    我们在归化胡人同样的刘陵也在吸引大汉人去匈奴地只要是对陛下不满的人他们都会招纳最后让这些人成为进攻我大汉的急先锋。”

    “鬼奴?”曹襄有些不解。

    “那是以前的称呼我相信在白登山之战后所有的鬼奴已经被刘陵招揽了现在的鬼奴恐怕不是昔日可以随意的被匈奴人牺牲的鬼奴了。

    这些年大汉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完全是因为我们在用一个完整的大汉国去对付一个相对松散的匈奴人。

    匈奴人死的够多了这时候有了刘陵的加入他们也该到了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接下来的战争会离我大汉国本土更远我们的粮道会更加的漫长战争对国家的损耗也会更加的巨大。”

    曹襄咬牙道:“还是要打!”

    云琅叹口气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不得不打!如果让匈奴人缓过气来我们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