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监牢里的好人
云琅以前对于大汉国的文官体系并不熟悉唯一长期接触的文官就是张汤。
张汤为人狷介只要不牵涉刑案与他谈话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
史书上东方朔此人滑稽古怪可是云琅见到的是那个还没有被皇帝打击的千疮百孔并且自暴自弃的东方朔。
如今的他各种雄心勃勃无论如何也让人欢喜不起来。
而且东方朔这种官场新人跟应雪林这种老道的官吏比起来到底缺少了一些治世的能力办起事来到处透着小气。
问过张连之后才知道应雪林此人之所以会强行住进监牢唯一的原因就是要皇帝下定决心管束一下长安三辅皇亲国戚们。
如果皇亲国戚们过于强势对于关中那些柔弱的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龙子龙孙们想要操弄那些升斗小民升斗小民哪来的抵抗之力?唯有任人鱼肉的份。
他不出监狱案子就没有办法了结南宫侯不能继续在章水上重新恢复他家的水磨而别的皇亲国戚以及勋贵们都在等皇帝下令准备看看皇帝如何处置应雪林再决定自家到底是继续修建水磨还是拆除水磨。
张连说皇帝似乎很为难宰相薛泽倾向于制定一条专门针对水磨的律法有条件的开放水磨建造事宜。
大司农却认为任何妨害农田水利的事情都应该全力禁止从源头上解决这一伤农之事。
事实上不论皇帝如何处置应雪林最后的胜利者都是这位强项令。
这件事到了这个地步对他而言要嘛收获名望要嘛名望官职一起收获。
对于大汉国人来说只有通过地方举荐或者朝廷查访贤能才能完成从百姓到官吏的转变。
有了名望的应雪林即便是不再做官他的子侄辈也能通过长辈的获得的名望轻而易举的成为大汉国新一代的官吏。
所以说对于一个官吏来说一生中能有一件可以提升名望的事件绝对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有了司马谈相伴在监狱的应雪林心情大好而有了应雪林陪伴在监狱的司马谈更是早就忘记了这是在监狱。
无论如何一个有美食有老友还有儿子伺候的地方跟家里有多大的区别?
官员的朋友很多很多时候犯官的朋友更多才经历了一次放风的云琅很快就发现他需要让家里送来更多的食物跟美酒。
张汤的脸黑的如同锅底眼看着一大群犯官在他的监牢里面谈古论今喝酒作赋欢快的如同在宴饮他就忍不住对云琅咆哮。
“这里是监牢不是你家后院!”
“唯音乐与美食不可辜负!”云琅醉醺醺的回答道。
张汤其实想不明白一群马上就要大难临头的犯官如今也参加了云琅组织的酒宴即便是背后被杀威棒打的乱七八一边大口食肉大口喝酒放肆起来甚至超越了在监牢之外。
这里面不乏真正要被发配远方或者等待明年秋天砍头的人。
云琅递给张汤一个酒碗笑道:“当一个人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快乐就成了他唯一的期望。”
张汤喝了一碗酒似乎想明白了什么瞅着热闹的监牢摇摇头然后就把酒碗还给云琅转身离去了。
天底下没有多少事情可以瞒过刘彻即便是发生在监牢里他该知道的也总是会知道的。
夜幕中的建章宫如同一头噬人的猛兽静静的蹲在黑暗中大殿的门打开着透出昏黄的灯光如同猛兽张大的血盆大口。
一身黑衣的刘彻坐在一张锦榻上面前依旧堆满了简牍他疲惫的丢下最后一卷竹简就将头靠在巨大的软枕上轻轻闭上了眼睛。
一个秀丽的宫女悄无声息的来到他的身后轻轻地揉捏着他的太阳穴。
安定了心神之后刘彻闭着眼睛道:“隋越念吧!”
宦官隋越从梁柱下走出来瞅了一眼宫女宫女就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倒退着离开了建章宫。
“辰时有黑衣人进薛泽府上从偏门而入停留了一柱香的时间而后从后门离开最终回到了南宫侯府绣衣使者依旧守在南宫侯府门口只要那个黑衣人不再遮面就会认出此人是谁。”
“同样是辰时大将军府有一快马离开侯府在城门大开的第一时间就奔赴上林苑不知去了云氏还是长门宫明日另有密奏说明。”
“九月十六日匈奴使者一行两百四十四人携西华公主主仆三人以及六十二名胡姬已经出了函谷关行走的是赵地应该从代郡进入胡地。
匈奴使者将庸在函谷关秘密的寻找过医者听医者事后回禀匈奴使者队伍中已经有大半染上了脏病其中以将庸的病情最为沉重下体已经彻底糜烂……医者以柴胡干草调和为主药覆盖伤口医者说痊愈无望。”
“午时云琅在中尉府大牢设宴款待犯官张汤怒不可遏前去阻止却不知为何又退回来了酒宴依旧。”
“未时两刻长平公主出长平侯府拜会岸头侯听绣衣使者说长公主此行是为了霍去病的婚事两家已经商议完毕等待千秋节之后将为霍去病行大婚之礼。”
“北大营张涵楚密奏曰:昭阳侯韩古取北大营新到甲胄一十一副与亲卫换下一十一副旧甲胄亲兵首领韩阳又私自取军中新式三棱破甲锥二十四枚用来替换他旧有的羽箭。”
“细柳营孙受密奏曰:细柳营军粮已经亏欠七日军卒日日以米糠度日依旧不见好转……”
刘彻听完密奏挥挥手隋越就再一次隐入黑暗刘彻清脆的鼓掌声在大殿中响起顷刻间灯山上昏暗的的灯光就光明大作一队舞女拖着长长的舞袖就行云流水一般的走进来齐齐的施礼之后没有音乐的舞蹈就款款舞动她们的脚步轻盈步履矫健一条条的长袖飞起之后如同一片片灿烂的云霞。
云琅睡醒的时候发现司马迁正眼巴巴的看着他。
“今天吃什么?”
云琅揉揉眼睛拿起一卷竹简瞅了一眼道:“面条今天全体吃素。”
司马迁点点头就重新坐回自己的蒲团继续拿起一卷书就着一缕朝阳仔细的研读。
“看了这么多年的书还有什么书是你没看过的?”云琅很惊讶按照司马迁的家世他应该已经读完了能找到的所有的书。
“温故而知新!”
司马迁淡淡的回答了一句就重新咏哦有声。
云琅仔细听了司马迁诵读的内容之后笑道:“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处海外仙山我只去过蓬莱。”
司马迁瞅了云琅一眼道:“哦?睡梦中?你吃到长生不老药了?”
云琅摇头道:“真的去过那就是一座荒岛上面什么都没有。”
司马迁指指手里的竹简道:“哦你一定是去错地了书里说瀛洲在天上。”
云琅笑道:“那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是蓬莱倒映在天空中的影子算不得惊奇。”
司马迁对于云琅这些突发奇想的说明早就有了预防能力放下手里的书本道:“眼睛不会骗人的。”
云琅笑道:“骗人最厉害的其实就是眼睛墨家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只要透过一个小孔点一根蜡烛通过小孔映照在幕布上的蜡烛就是倒立的。
书中记载的海外仙山之所以会出现在天空就是这个道理只是光线在折射罢了并非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