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消息王栋立即去了指挥中心。
叛军发动突然袭击政府军被打得措不及防。
其实也不是毫无征兆。
在发动进攻前叛军进行了电磁干扰瘫痪了政府军的大部分电台。
叛军是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政府军使用的电台与叛军的完全一样只是调整了工作频率与通信密码。
此外叛军肯定获得了一些情报比如政府军主要电台的工作频率才有针对性的进行干扰。
只可惜政府军没有发现这些异常。
因为是在深夜只有少数电台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在收到干扰之后政府军认为是出了故障。
为此政府军浪费了足足半个小时!
如果能够及时提高警觉半个小时足够把命令传下去让绝大部分作战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当然政府军犯的错误不止这一个。
因为没人想到叛军会出现在塞马沃东面所以政府军的防线全都面向西面与北面主力也在这两个方向上。
结果却是叛军在塞马沃东面的希德尔渡过了底格里斯河一个装甲旅在两个小时内就来到南岸。
在叛军渡河的时候守卫希德尔的政府军发出了警报。
可惜塞马沃司令部没有收到!
在迂回部队渡河的时候叛军开始炮击塞马沃而且在最初十五分钟内向塞马沃投送了数百吨炮弹。
遭到炮击政府军才惊醒过来。
随后伊扎尔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断定这是政府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炮火准备因为北面是底格里斯河所以政府军主力肯定在西面也就是纳杰夫那边。
因为之前一直在监视这边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所以伊扎尔觉得叛军投入的兵力不会太多而且很有可能是之前部署在纳杰夫的三个步兵旅此外政府军发动进攻的目的也不是要打下塞马沃。
也许只是佯攻试探政府军的虚实。
这也很好理解即在过去几天之内有十多个旅到达塞马沃叛军肯定需要搞清楚政府军的意图。
在这个时候发动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不就是为了探明虚实吗?
根据这个判断伊扎尔命令附近的政府军向该方向运动。
伊扎尔的想法非常单纯通过主动进攻击溃叛军然后趁机向纳杰夫挺进一举拿下纳杰夫。
不止是他其他将领也是这么认为。
结果就是在伊扎尔下达命令之后原本部署在塞马沃南面的五个旅开始向塞马沃西面运动。
这五个旅就是西线佯攻部队。
因为佯攻安排在主攻之后进行所以部署在主攻部队后面也就是塞马沃南郊而不是城区。
只是调动这五个旅还没多大问题。
要命的是负责中线主攻的四名将领想当然的认为既然佯攻已经开始了那主攻也得跟上。
何况叛军只是在试探。
这下驻扎在城区里的政府军也运动了起来而且是向北也就是底格里斯河南岸的渡河集结点运动。
这么多部队同时开始运动一下就乱了套。
等到叛军的迂回部队从东面杀过来的时候塞马沃东面处于不设防状态仅有守卫两处哨卡的几十名步兵。
在伊扎尔收到消息的时候叛军已经控制了塞马沃东面的公路。
随后伊扎尔才知道从西面杀来的叛军有至少四个旅而且冲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装甲旅。
紧接着底格里斯河对岸也出现了叛军。
同样是主力部队前锋是一个机械化步兵旅。
虽然叛军没有强度底格里斯河但是对那些涌到渡河集结地点的政府军来说对岸的叛军就是死神的代言人。
在几处集结地点河面宽度都不到两千米。
叛军根本不需要渡河在对岸架起重机枪就能扫射聚集在河滩上的政府军更别说机关炮、迫击炮与坦克炮。
直到此时伊扎尔才反应过来做了最后的努力也犯了最后的错误。
这就是让部队向东突围。
当时伊扎尔只是给佯攻部队也就是原本驻扎在南郊的五个旅下达了突围命令准确说是战斗命令。
伊扎尔的意图很明确首先干掉迂回的叛军打通去纳西里耶的公路。
严格说来这道命令并没有错。
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军心。
可惜的是参谋把这道命令发给了所有作战部队。
所有部队都参与突围行动那还是突围?
这是撤退是逃命的意思!
结果可想而知当十几万官兵都开始逃命的时候一个都逃不掉。
王栋耐心等了几个小时只收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消息进驻塞马沃的十几个旅都已溃不成军。
天快亮的时候云龙发来了战场情报。
叛军的迂回部队一直是昼伏夜出而且做了极为巧妙的伪装在进攻之前只用了两个小时就从泰洛赫开到底格里斯河北岸突击行军近六十公里完成了战略迂回出其不意的强渡了底格里斯河。
这两个小时恰好是沙特侦察机的空档期。
很明显叛军早已掌握沙特侦察机的活动规律。
主攻部队也是昼伏夜出同样是在最后两个小时急行军不过采用了大迂回战术即从纳杰夫南下一直到达塞马沃西南大约五十公里外的荒漠里才转向北上绕过了政府军的外围警戒线。
至于出现在塞马沃北面的那支叛军来自迪瓦尼耶本来是佯攻部队。
依据这些情报云龙也做出了分析即叛军在攻占塞马沃之后不会立即向纳西里耶进军。
很简单叛军主力部队在急行军中耗掉了太多的摩托时间。
打下塞马沃后叛军必须进行休整对主战装备进行维护保养特别是坦克战车的动力设备。
如果政府军迅速溃败那就另当别论。
总而言之政府军最好能在塞马沃坚持几天。
只是这可能吗?
王栋没敢耽搁立即联系了还在塞马沃的谢初越不是让他协助政府军死守而是让他马上带着行动人员撤回来。
败局已定留在塞马沃就是给政府军陪葬!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