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栋一声令下几十名行动人员立即举起了手里的枪械。
哨卡指挥官还有点犹豫不过在王栋走过来主要是被张子岚用枪顶住额头之后他立即做出了明智决定。
在巴士拉没人不认识王栋。
他可是“纳西里耶的救星”与“伊拉克的挚友”在反复播放的宣传片里面王栋的镜头仅次于拉扎克与纳尼杰尔。
此外谢初越与张子岚这些行动人员在政府军官兵眼里就是战争之神。
其实伊拉克政府军现在的军官当中绝大部分都接受过培训曾经是谢初越等教官手下的学员。
哨卡指挥官也一样。
显然这些官兵的胆子再大也绝对不敢跟教官较真。
随后行动人员收缴了所有官兵的武器并且让他们全部返回营房没有直接命令不得擅自外出。
在王栋他们进入港口后留守的十名行动人员用车辆堵死了唯一的道路。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警卫官兵不过没费多大功夫谢初越与张子岚就让这些官兵乖乖交出了武器。
控制码头之后王栋没急着让行动人员夺取主战装备而是让汪昊天先动手。
当然不止汪昊天一个还有一些技术人员。
他们没做别的只是卸掉这些主战装备上的控制芯片。
要知道不管是主战坦克、还是步兵战车与自行火炮只要装了发动机能够开动的都有控制芯片。
很简单现在用的都是数控发动机。
即便是没安装发动机无法开动的装备比如牵引式火炮其他子系统也有专门的控制芯片。
简单说越是先进的装备数字化程度越高也就越依赖控制芯片。
没有了这些芯片主战装备就成了摆设。
做完了这些王栋才让行动人员开始挑选用得上的主战装备主要是坦克、战车与自行火炮。
因为带来的人员有限其实在巴士拉的人员本来就不多所以每台主战装备只能分到一名驾驶员。
当然开走这些主战装备那是足够了。
很快三十辆“哈立德”主战坦克四十辆bmp-3型步兵战车二十门m109a3自行榴弹炮与四十辆“皮哈兰”轮式装甲车在码头外的道路上派好了队列行动人员开始为这些车辆加油。
显然选出来的是状况最好的主战装备。
有趣的是bmp-3与“皮哈兰”原本是属于沙特在几年前才赠送给巴基斯坦现在又买了回来。
这些bmp-3最初由阿联酋从俄罗斯购买在也门战争期间沙特以先租后买的方式获得了这些战车。
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问题暴露了出来。
这就是俄罗斯拒绝为这些步兵战车提供售后保障因为阿联酋违背了不向他国转让的承诺。
实在没办法沙特只好以军事援助的方式把这些步兵战车全部送给了巴基斯坦。
只不过巴基斯坦显然不想收破烂而且无法维护这些战车也只好封存起来说不定将来能用上。
这不现在就用上了。
至于配套弹药由阿联酋提供不过数量有限。
其实送来的弹药是阿联酋军队在清点库存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其中很多都过了最长储存期限。
当然有总比没有强。
“皮哈兰”装甲车是来自沙特由沙特从加拿大采购。
在也门战场上这种装甲车是沙特皇家陆军主战装备只是缺陷太过突出即非常容易被火箭弹摧毁。
结果就是沙特决定采购一种重型战车来取代所有的战车。
剩下的“皮哈兰”就与那些bmp-3一起丢给了巴基斯坦。
所幸大部分“皮哈兰”都维护得不错配套弹药也很好解决因为沙特与巴基斯坦都有不少的库存。
也就是说只有坦克与自行火炮真正来自巴基斯坦。
这些主战装备在海运的时候都只装载了很少的燃油因此在离开港口之前得把油箱装满。
在王栋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消息已经传了出去。
听到枪声王栋立即叫上谢初越与张子岚等人在吩咐其他人员继续之后去了开始占领的哨卡。
首先赶到的是驻扎在附近的政府军带队的是一名拿到授权书的少将。
开枪的是行动人员只是鸣枪示警让政府军停止前进。
因为没搞清楚情况所以那名少将没敢乱来。
看到王栋他才明白了过来。
这时又有一支政府军赶到带队的将领同样拿到了拉扎克的授权书。
王栋没有急着去跟将领交涉反正一时半会也走不了还不如多等等看看到底会来多少人。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之内陆续有五支政府军赶到。
当然王栋带来的行动人员也把加满燃油的主战装备开了出来。
情况再明显不过了王栋没有拿到授权擅自带着行动人员抢夺装备说得严重一点是哗变。
只是王栋他们不是伊拉克政府军跟“哗变”沾不上边。
局势也紧张了起来政府军显然不会让王栋他们开走属于自己的主战装备而王栋也绝不会空手而归。
这时王栋做了一件事。
在数千名政府军官兵的面前王栋把那些电子芯片放到了一个塑料口袋里然后洒上了汽油。
走出几步之后王栋点上了香烟。
伊拉克政府军的官兵再不行也有几个懂行的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向上级汇报。
很快带队的七名将领都明白了。
只要王栋烧掉那些电子芯片主战装备全都得报废。
强行抢夺?
抢回来一堆废铁有什么用?
就此罢休?
显然没哪个将领甘心。
这里是伊拉克是拉扎克政权的临时首都让一伙雇佣兵在此撒野传出去了面子往哪放?
还有谁先撤?
虽然七名将领都是心有余悸但是碍于面子肯定没有哪个会首先离开结果大家都得留下。
也仅仅是留下因为同样没有哪个将领胆敢率先动手。
闹到这个地步只有拉扎克出面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