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王宫萨利赫没有直接带王栋他们去见王储而是先带他们去了会客厅。
这么见外?
王栋有点疑惑不过没有多问。
毕竟已是半夜穆罕默德王储说不定正在跟某个王妃翻云覆雨直接闯进去显然不合规矩。
等萨利赫出去云龙过去关上了房门。
走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掏出手机打开了一个网站然后把手机递给了王栋让王栋仔细看一看。
伦敦原油期货交易所的网上交易平台不过已经收盘显示的是昨天的信息。
王栋迅速看了一遍把手机给了罗清。
“知道为何要促成交战双方和谈了吗?”
王栋叹了口气伸手在外衣口袋摸了一遍。
云龙笑着摇了摇头掏出香烟递给了王栋。
没什么好说的伊拉克内战爆发之前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还不到50美元现在已经涨到120美元。
就在昨天创造了两个多月来的最大涨幅达到百分之九点四。
为什么?
很简单拉扎克政权在纳西里耶大获全胜让伊拉克内战变得普所迷离至少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再说了随着叛军由盛转衰伊朗出兵参战的概率大增。
到时候伊拉克、沙特、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与伊朗这几个全球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都将卷入这场战乱。
不管这场内战的最终以什么方式结束肯定还会持续横长一段时间。
战乱持续油价不涨才是怪事。
油价上涨主要的受益者其实不是这几个已经卷入或者可能卷入战乱的产油国而是那些置身事外的产油国。
比如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文莱等等。
只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跟俄罗斯与美国相比。
俄罗斯还好说毕竟俄罗斯一直是主要石油输出国而且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出口收入占到俄罗斯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二就算说俄罗斯的经济完全由油价主宰其实一点都不为过。
美国呢?
得益于页岩油产业美国不但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国还在十多年前成为了石油净出口国。
看得更广一些美国才是最大受益国。
很简单页岩油产业跟油价息息相关。
当国际油价在每桶45美元左右的时候页岩油产业才有盈利。
正是如此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跌最终在45美元左右稳住。
这些年来控制国际油价的并不是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而是美国。
办法也很简单如果油价低于45美元每桶美国就会关闭一些油田缩小页岩油的开采规模通过降低产出来拉升油价;反过来的话则通过增加页岩油产量迫使国际油价下降。
因为既是全球头号石油消费国还是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加上众多产油国以美元为结算货币所以美国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远在其他国家之上甚至超过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就是欧佩克。
之前几年特别是在乌克兰内战爆发之后为了打压俄罗斯美国一直在压低油价。
按照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估计油价每降低十美元俄罗斯每年的能源出口收入就要减少60亿美元。
要知道这可是纯收入。
如果把就业、税收、消费等算上俄罗斯的实际损失至少还要增加一倍。
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油价在低位维持了十多年俄罗斯经济大幅度缩水几年前就变得可以忽略不计!
俄罗斯的人口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而gdp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五。
当然国际油价走高美国依然能够从中获益。
别的不说只是页岩油产业就能为美国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为美国联邦政府增加数百亿美元税收。
因为完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所以油价上涨所带来的负担在美国国内就能消化对美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严重。
简单的说油价上涨会加剧通货膨胀而由页岩油产业带来的内需市场恰好起到了对冲作用。
因为国际油价上涨而遭受损失的肯定是以华夏为首的石油进口国。
去年华夏进口石油超过七亿吨占到全球石油总出口量的百分之四十进口石油的总支出高达2500亿美元!
那还是年均油价低于每桶50美元。
当油价上涨到120美元进口7亿吨石油就要支出6000亿美元。
增加的3500亿美元就是纯损失。
要知道华夏去年的外汇纯收入大约2000亿美元如果多花3500亿进口石油全年外汇结算就要纯支出1500亿美元。
这就意味着华夏的经济增长率至少会下降四个百分点。
事实上在伊拉克内战爆发后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下调了对华夏经济增长率的预期。
在最近的一次评估中世界银行预测华夏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低于百分之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稍微乐观一些不过也只有百分之三点五。
也就是说两个最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都看衰华夏的经济。
怎么回事?
在过去几十年里特别在本世纪华夏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四十多年来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就算收到油价上涨的影响也不可能一下跌到底吧。
更何况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国际油价达到了每桶140美元的天价华夏的经济依然是蒸蒸日上。
事出有异必有妖孽。
想到这王栋朝云龙看了过去。
“想明白了?”云龙已经抽完一根香烟不过没有摁灭烟头而是接上了一根。“伊拉克内战爆发之后美国一反常态的置身事外我们就觉得不对劲。接下来两个多月发生的事情已经证明了我们的猜测。”
王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很明显美国正在进行战略调整不再紧盯俄罗斯而是把矛头对准了华夏准备拿华夏开刀。
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出现了这方面的征兆。
可惜的是美国当时是单枪匹马现在才找对方向因为期望国际油价触底反弹的还有俄罗斯。
拿油价做文章确实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