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强军火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8章 意见与建议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
    产能才是最大的问题。

    虽然只是进行厂方验收测试项目不会太多也不会太过苛刻但是肯定会消耗大量弹药。

    要知道last交给美军进行实战测试之前已经在厂方测试中打了25万发枪弹。

    就算尽量减少测试项目也要准备5万发测试用弹。

    因为只能手工生产而且只能让陈子豪等技术人员参与所以生产5万发测试用弹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赵禹他们加班加点忙了一个月才制造了5万发测试枪弹。

    制造枪弹十分麻烦而用起来到很快。

    验收测试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

    其实主要进行的是性能方面的测试没有涉及到实战使用毕竟d&f公司也没那个能耐。

    在测试完成后bae系统公司的技术人员提出了很多意见与建议。

    首先弹头直径可以进一步缩小最好能够低于5毫米比如4.5毫米毕竟对小口径枪弹来说6毫米实在有点偏大。

    缩小弹头直径好处很明显。

    比如能够减轻全弹质量降到12克以内甚至控制在10克以内;还能在降低枪口动能的情况下提高初速增强枪械的可控性;通过加大弹头的长度提高长径比与比动能就能保证弹头的穿透性。

    此外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道理赵禹当然明白。

    其实赵禹早就设计了4毫米埋头弹不过不是步枪弹而是手枪弹。

    赵禹没有采用更小的口径不是说做不到而是没那个必要因为王栋根本没想过帮助bae系统公司拿下oicw项目。

    至于设计小口径手枪弹针对的是冲锋枪而不是手枪。

    以赵禹的判断在埋头弹普及之后小口径步枪很有可能会被淘汰而小口径枪弹不会退出战争舞台。

    很简单除了步兵其他士兵需要比手枪更好的自卫武器。

    其实这就是前些年炒得很火的pdw概念而fn公司的p90与h&k公司的mp7都是该概念的产物。

    虽然pdw概念已经被军方抛弃但是非战斗人员对自卫武器的需求却没有降低。

    此外一些特殊情况也需要一种比步枪短小具有足够杀伤力以及火力密度够大的自动武器。

    其实这就是发射手枪弹的冲锋枪得到广泛使用的关键所在。

    如果小口径步枪退出战争舞台在中等口径步枪得到普及的同时发射小口径枪弹的冲锋枪也将受到重视。

    借助于埋头弹技术未来的小口径冲锋枪肯定不会太差。

    为此赵禹才设计了4毫米埋头弹并且以此为基础着手研制冲锋枪。

    只是4毫米埋头弹与新式冲锋枪都还是ppt连样品都没有。

    在弹头结构上bae系统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提出了建议。

    最好是采用碳化钨弹芯至少应该研制一种碳化钨弹芯的弹头提高对有防护人员的杀伤力。

    其实碳化钨的价格早就降了下来而且早已获得普及。

    早在十多年前俄罗斯就率先在5.45毫米枪弹上使用碳化钨弹芯把枪弹的穿透性能提高了一大截。

    此外美军也研制过使用碳化钨担心的5.56毫米枪弹不过只给特种部队使用。

    对赵禹来说研制一种碳化钨弹芯的弹头根本就不是事。

    别忘了在6.6毫米枪弹与8.8毫米枪弹上赵禹早就测试过碳化钨弹芯也研制出了使用碳化钨弹芯的7.62毫米nato弹并且交付给沙特特种部队使用实战证明其性能极为出色。

    没有用碳化钨弹芯理由是降低成本。

    使用碳化钨弹芯肯定回提高枪弹的制造成本而oicw项目针对的是m4/m16今后将装备美国陆军因此枪弹的成本至关重要哪怕一颗子弹贵几分钱几十年使用费用也将多出数十亿美元。

    当然只要有需要研制一种使用碳化钨弹芯的枪弹根本就不是问题。

    在提出意见与建议的同时bae系统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对6毫米埋头弹给予肯定给出了中肯的结论。

    这就是6毫米埋头弹完全可以拿去参与oicw项目选型。

    当然如果针对提出的问题加以改进希望就更大。

    至于相关枪械不在两家公司的合作范围之内。

    这也可以理解即首先确定枪弹再设计发射枪弹的枪械。

    如果连枪弹都没有达标就算设计出了枪械也没什么意义。

    在技术人员提交报告后瑟琳娜就再次前往伦敦跟劳伦斯商讨后继合作问题也就是合同的问题。

    这次劳伦斯没有那么爽快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d&f公司什么时候能够量产6毫米埋头弹至少得具备量产能力毕竟参与美军选型肯定要进行大量测试也就需要生产足够多的枪弹此外量产能力与量产价格都是选型的重要指标。

    二是d&f公司能不能在短期内拿出一种发射6毫米埋头弹的枪械最好是一个完整的班用枪族而且性能至少达到美军提出的基本标准用一套完整的弹枪系统参加oicw项目选型竞争。

    关键是第一个问题毕竟6毫米埋头弹是d&f公司所独有。

    至于枪械反到是次要问题劳伦斯也明确提到如果d&f公司没这个能力他会考虑跟其他公司合作。

    对此瑟琳娜也做出了明确答复。

    d&f公司暂时不具备量产6毫米埋头弹的生产能力但是肯定能在不久之后解决即第一条生产6毫米埋头弹的弹药生产线已在筹备最迟明年初就能进行试运行在明年中期全面投产。

    至于枪械瑟琳娜提出d&f公司可以自筹资金按照oicw项目的标准设计一种发射6毫米埋头弹的步枪然后交给bae系统公司进行验收测试。如果被采纳了d&f公司就以一级承包商身份参与oicw项目。如果没被采纳bae系统公司也没有损失即开发费用是由d&f公司掏腰包。

    瑟琳娜还暗示了劳伦斯d&f公司将拿发射埋头弹的枪械参加沙特陆军招标。

    也就是说哪怕没有被bae系统公司选中拿去参与oicw项目d&f公司也能靠沙特陆军的订单赚回开发费用。

    到此问题全都得到了解决。
   存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