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瓦利德王子做东王栋他们连航班机票都省了。
虽然王栋他们总共才三十人但是瓦利德王子拿500万美元在沙特航空公司包了一架b777航班。
土豪嘛总得想着办法花钱。
按照瓦利德王子的安排萨利赫在伊斯兰堡接应王栋他们。
只不过准备的不是车辆而是一架直升机还是军用直升机。
一架巴基斯坦陆军的mi-172运输直升机!
虽然有点惊讶但是王栋没有多问。
肯定有很重要的原因不然不会动用巴基斯坦陆军的运输直升机。
果不其然。
mi-172升空之后萨利赫告诉王栋直接飞往卡吉尔山口跟巴基斯坦陆军特种部队会合。
三个小时前也就是王栋他们乘坐的b777还在阿拉伯海上空飞行的时候巴基斯坦陆军在卡吉尔山口附近的几座哨所同时遭到印度军队炮击并且立即展开了还击战斗还没有结束。
“吉拉尼上将已经下达动员命令让陆军特种部队派一个中队去布托军营边防部队也已进入战斗状态。”萨利赫叹了口气又说道“前线的情况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有一点可以肯定五座遭到重点炮击的哨所至今没有联系上巴基斯坦陆军推断印军越境发动袭击哨所的边防官兵恐怕是凶多吉少。”
“印军首先开火?”
萨利赫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王栋眉头紧锁神色也很凝重。
“按照前线哨所发回来的报告这次确实是印军首先开火至少是印军首先动用了重型火炮。”
王栋长出口气随后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到底是谁首先开火根本不重要。
卡吉尔山口在克什米尔的印巴停火线上因为是最重要的战略要道之一所以经常爆发冲突。
二十年前印巴双方在此进行了持续数个月的炮战差点发展成第四次全面战争。
当时还在巴基斯坦陆军服役的穆沙拉夫就参与了那场战斗因为表现优异受到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重用。
其实在卡吉尔山口附近相互开冷枪的零星冲突市场发生。
当然印巴双方从来没把这种零星冲突当回事。
就王栋知道的印巴双方甚至鼓励边防官兵放冷枪。
拿巴基斯坦陆军来说每年都给边防部队安排消耗任务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也就是没有消耗足够多的弹药物资边防部队的指挥官与各级军官就要承担责任甚至会为此丢掉乌纱帽。
因为冬季要封山所以双方边防部队都在夏季开展行动。
如果是普通行动一般在盛夏进行。
要是在入夏之后也就是地面交通恢复之后就动手那肯定是由国防部或者总参谋部策划的大规模行动。
很简单行动规模越大需要的时间越多。
如果在盛夏动手未必能够赶在第一场雪之前达到目的而在大雪封山之后恶劣的自然环境远比敌人可怕。
现在是七月上旬克什米尔地区刚刚进入夏季。
问题是印度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招惹巴基斯坦?
就算为了获得美国主子赏识顺利拿到f-16战斗机的生产线为今后采购f-35a战斗机打下基础印度得递上投名状也应该撩拨华夏而不是去找巴基斯坦的麻烦毕竟美国从没把巴基斯坦当成对手。
此外印度已经动手挑逗华夏。
难道印度当局真的认为能够打赢2.5线战争?
果真如此印度的“自大癌”已经发展到晚期离死也不远了。
虽然自从尼赫鲁时代开始印度的精英阶层就以目中无人出名仿佛印度是全球头号强国但是印度的领导阶层特别是住在总理府里的国家领导人多多少少还有那么一点点理智。
印度一向喜欢拿自己跟华夏比那就跟华夏比。
可以说五十多年来不管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购买能力、工业总产值等经济指标还是人均寿命、平均受教育程度、公共卫生医疗设施等人文标准以及国防开支、总兵力、主战武器数量、军事工业生产力等军事国防标准印度与华夏的差距不但没缩小还扩大了许多。
缩小一点拿最直观的军事势力做比较。
华夏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军事工业能够自行研制、设计与生产所有主战装备仅有少数关键装备与配件需要进口而且华夏早已是全球主要的军火输出国这几年的排名全在前五之内。
印度呢?
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军火进口国。
大到舰船、战机与坦克小到士兵戴的头盔几乎全都依赖进口。
别说跟华夏比即便在巴基斯坦面前印度军队也有多少值得骄傲的本钱。
被印度陆军寄予厚望的“阿琼”坦克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波折之后总算研制成功结果却被印度陆军拒收。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只用数年时间就研制出“哈立德”mbt-2000主战坦克。
lca战斗机也搞了二十多年最后却因为性能落后以及可靠性太差连印度空军都不愿意采购。
jf-17不但顺利研制成功现在已经是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战斗机。
即便是印度引以为傲的海军建造一艘护卫舰用了十多年而且在服役的时候没有配备防空导弹。
巴基斯坦不但自行建造了护卫舰还即将动工建造潜艇。
这样的印度有什么资本谈2.5线战争?
可以说只要印度的领导人有那么一点头脑在已经惹上华夏的时候就会理智处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很明显印度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个时候去招惹巴基斯坦。
如果是巴基斯坦动手撩拨印度那就说得过去了。
别忘了巴基斯坦是华夏的铁哥们。
美国有小弟华夏没有?
既然美国派小弟来招惹事端那么华夏让小弟出面应付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大哥直接出手就不是撩拨那么简单的了。
想清楚这些王栋心里有底了。
既然是搞事情那就搞大点哪怕搞砸了也不用担心什么到最后自然有人出面收拾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