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首先认识到了小口径步枪的不足。
在阿富汗山区不管是m16a4步枪还是m4系列卡宾枪都暴露出射程不足、威力不够的问题。
很多时候美国大兵只能使用m240b来对付对面山头上的敌人。
在某些哨所美军官兵甚至把车辆上的m2h拆下来安放在机枪阵地上充当压制武器使用。
正是在此期间美军特种部队司令部率先采取行动为特种部队采购新式步枪。
当然赢得美军青睐的正是fn公司的scar系列步枪。
几番波折之后美军却放弃了scar-l只采购了少量scar-h随后以价格超标性能不达标等理由终止了项目。
结果就是美军特种部队的主要武器依然是m4卡宾枪。
虽然scar遭遇滑铁卢的原因有很多而且以政治、外交与经济为主枪械性能反到是次要问题但是美军为特种部队选择制式枪械时的反复无常从一个侧面说明基于现有枪弹的枪械都难以满足实战要求。
不是枪不够好而是弹不够好。
小口径步枪诞生于越南的丛林主要用来替代笨重的m14步枪针对的是交战距离往往不足两百米的热带雨林。
最先为部队装备小口径步枪的是美国。
十多年后5.56毫米才被北约集团采用而且中标的是弹道更加稳定的ss109弹并非美军采用的m193弹。
为此美军还为小口径步枪更换了适合发射ss109弹的枪管。
在北约主要成员国中德国最后一个为部队换装在冷战结束前夕才用g36取代了服役数十年的g3。
德军没有跟风最主要的顾虑其实就是小口径步枪的性能。
在东南亚丛林里面发放异彩的小口径步枪能够适应中欧平原吗?
要知道在丛林里交战距离往往不到两百米而在开阔的中欧平原视野往往能够延伸到四百米之外。
其实美军早就发现了小口径步枪的不足只是始终没有迫切的需求。
直到去了阿富汗小口径步枪的缺陷才其中暴露出来主要就是射程其次是威力与精度。
美军采用的办法是为前线部队提供更多的通用机枪。
针对美军的需求各大枪械公司纷纷推出发射7.62毫米nato弹的步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scar-h与hk417。
也正是在此期间枪械设计逐渐趋于完美。
可以说scar是集大成者达到了一个很难超越的高度。
通过巧妙的设计scar-h的可控性能与小口径步枪媲美却拥有更远的射程与更大的威力。
问题是再巧妙的设计也无法提高弹药的极限性能。
在阿富汗战场上发射7.62毫米nato弹的自动步枪还勉强够用高达800米的有效射程能应付绝大部分情况。
只是便携性的问题极为突出。
关键就是7.62毫米nato弹比5.56毫米nato弹重得多即便是特种兵也很难携带充足的弹药。
在执行一些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时候士兵携带的弹药甚至无法坚持到战斗结束。
正是如此美军也只是少量采购了发射7.62毫米nato弹的自动步枪而且只提供给特种部队。
当然对于高度依赖火力支援以及高度机械化的美军来说步枪始终是次要装备。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美军大兵手里的主要武器依然是m16与m4射程、威力与精度上的缺陷靠机枪、自动榴弹发射机与狙击步枪弥补需要美军大兵拿起步枪战斗时m16也勉强够用。
很简单不管是在阿富汗还是在伊拉克美军的敌人都是寒酸的恐怖份子。
对付没有个人防护装备的恐怖份子别说小口径步枪即便是m9这类手枪在有效射程之内都有足够的杀伤力。
到了叙利亚小口径步枪乃至自动步枪的缺陷才真正得到重视。
把现有枪械准确说是现有枪弹推向坟墓的不是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军而是平民化的防弹衣。
在冷战期间生产凯夫拉纤维的技术掌握在西方企业手里防弹衣因为价格昂贵成为了高大上的奢侈品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军也无法做到人手一件只能配发给少数精锐特种部队。
直到本世纪初在华夏企业掌握了生产合成纤维的技术后防弹衣才开始普及。
到现在华夏已是全球最大的防弹衣生产国与出口国即便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开始大量从华夏进口防弹衣。
关键是华夏企业出售的防弹衣不但性能优良而且价格低廉。
此外华夏没有为出口防弹衣设置政治上的障碍所有跟华夏建交的主权国家都能从华夏企业购买防弹衣。
这几年最大的买家就是叙利亚当局。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在叙利亚国防军防弹衣早已不是奢侈品至少主力作战部队已经做到人手一件。
有趣的是叙利亚反政府军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很多华夏生产的防弹衣。
随着防弹衣推广普及在叙利亚战场上交战双方都发现自己手里的武器不再是那么犀利。
不止是m16之类的小口径步枪还有发射m43枪弹的ak系列步枪乃至使用7.62毫米枪弹的自动步枪全都暴露出威力不足的问题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步兵的作战效率大幅度降低。
这个问题在伊拉克也存在。
受此影响在伊拉克作战的联军部队特别是狙击手更喜欢使用tac-50这类大口径狙击步枪。
其实美军早就发现了弹药的缺陷。
在阿富汗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启动了last项目同时资助textron公司开发埋头弹与无壳弹。
此后美军特种部队还在阿富汗与伊拉克测试了使用埋头弹的last机枪。
在last项目上美军没有使用北约标准口径枪弹采用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埋头弹与无壳弹就是因为现有枪弹已经达到性能天花板没有多少改进余地更别说通过枪械来提高性能。
问题是改变枪弹的设计方式就能解决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
数年前last项目就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参与测试的特种部队给予高度好评而且各项性能都达到或者接近设计指标。
结果是美军至今没有正式采购last机枪也没启动使用埋头弹的步枪项目。
为什么?
很简单埋头弹、乃至性能更好的无壳弹只是通过设计来提高性能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