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点左右沙特军队再次开始推进。
中间暂停了一个小时主要是调整兵力部署而且沙特投入的一个营的兵力明显有点力不从心。
所幸随同行动的阿联酋军队及时赶到。
海湾联军由八个国家的军队组成出动地面部队的只有四个国家即沙特、阿联酋、阿曼与约旦埃及、科威特、巴林与苏丹只派遣了空中力量与后勤人员并没有出动部队参与地面战斗。
在联军中除了沙特出兵最多的就是阿联酋。
阿联酋投入的也是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在沙特军队西面打头阵的是一个排的四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虽然兵力相当但是阿联酋军队明显在打酱油。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阿联酋军队的最大价值是分散了敌人的兵力即让胡塞武装不得不向西延伸防线。
战局也在此时进入胶着状态。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沙特军队的推进距离还不到一百米。
虽然动用炮兵对敌人死守的区域进行了重点炮击但是在沙特军队推进的时候那些家伙就像死而复生一般从瓦砾里钻了出来用各种武器进行还击让沙特军队不得不停下来。
显然胡塞武装构筑了能够抵抗炮击的地下防御工事。
阿联酋军队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遭受了很大的伤亡。
在尝试发起几次进攻付出了十多名官兵伤亡的代价之后沙特军队停止进攻开始呼叫空中支援。
炮弹无法对付地面下的掩体与坑道就只能使用威力更大的炸弹。
只是空中支援并非随叫随到。
此外沙特军队的进攻战术早已不是秘密。
在萨拉与扎马尔胡塞武装早就摸清楚了沙特军队的打法知道当沙特军队停止地面进攻之后轰炸就会到来。
结果就是在沙特军队停止进攻之后胡塞武装就发起了反击。
对付轰炸的唯一办法其实就是反击逼近沙特军队最好跟沙特军队混在一起让沙特空军的战斗机不敢随意投掷炸弹。
很疯狂也很坚决。
不到五分钟就有数百名敌人冲了出来不顾一切的冲向沙特军队期间还用火箭筒攻击了坦克与战车。
沙特军队也是火力全开只是没能遏止住敌人的反击。
很简单顶在前沿的始终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而且战线拉得太宽导致任何一处地点上的火力强度都不算充足。
“那些家伙不怕死吗?”汪昊天说了一句。
无人机早已升空通过无人机拍摄下来的画面汪昊天能够清楚的看到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
“不是不怕死而是走投无路。”说话的是赛义德少校。“亚丁在联军手里塔伊兹是胡塞武装在也门南部地区的最后一处据点。因为北面的城市已经被我们控制所以丢掉塔伊兹之后胡塞武装无处可去。哪怕没有在这里战死也无处可去到最后不管是被俘、还是投降都得死。”
王栋暗自叹了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显然在也门什么“国际战争法”、“海牙公约”都是废纸交战双方的目的都是彻底消灭对方。
“发现目标了。”
听到谢初越的话王栋立即举起了望远镜。
“南偏西三十度左右那栋红色三层楼房楼顶东北角的遮阳篷下面。”
按谢初越的指示王栋把望远镜对准了那栋楼房随后启动了跟望远镜配套的激光测距仪。
敌人准确的说是一个狙击手就藏在遮阳篷下面。
王栋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谢初越不会乱说。
此外那里确实是理想的狙击阵位。
如果让谢初越来选择也会埋伏在那里。
遮阳篷能挡住头顶上的无人机而楼顶四周半人高的围墙提供了有效掩护此外楼道在几米开外撤退也很方便。
更重要的是楼房距离战场大约一千米。
沙特军队的火力打击再凶猛也不会无缘无故的炮击一栋一千米外的楼房。
“多远?”
“4150米。”
谢初越开始调整瞄准镜的高低角。
虽然8.8毫米重弹的弹道很平直但是这么远的距离弹道终点的落差极大超过了两百米。
“风速0条件理想。”
谢初越深吸一口气再次把腮帮子贴到了枪托上。
无风确实很理想只是这么远的距离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甚至连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力即科里奥利力都要考虑进去。
其实反到是枪弹的杀伤效果不用担心。
在使用加长狙击枪管的时候8.8毫米枪弹的枪口动能高达6800焦耳而且重弹的存速性能特别出色在2500米内能保持超音速而在4000米外的速度依然保持在每秒两百米以上。
简单的说在飞行4000米后8.8毫米弹头的杀伤力与.45acp手枪弹在枪口处相当。
只要打中身躯就肯定能击毙。
也就在这个时候遮阳篷下面的一块“毛毯”动了一下。
通过望远镜观察那确实是一块毛毯。
当然那是狙击手的伪装准确的说是披在狙击手身上的毛毯。
“目标已经确认随时可以开火。”王栋提醒了一句。
谢初越没有吭声仍然一动不动的爬着。
不是在等待时机而是在寻找感觉。
如果射程在1500米以内谢初越会立即开火只是隔得这么远任何一个狙击手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没有把握的时候感觉就太重要了。
当然感觉到底是什么东西没人说得清楚也许是经验也许是运气也许是一刹那的灵感。
王栋也没再吭声回头朝汪昊天看了一眼。
汪昊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表示无人机已经飞了过去高分辨率摄像头对准了那栋房屋。
“砰——”
枪声来得非常突然连王栋都被吓了一跳。
只是谢初越依然沉着冷静在开枪之后他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装弹然后再次瞄准了目标。
王栋也立即举起了望远镜。
大约二十秒钟之后遮阳篷下面的那块毛毯抖动了几下随后就恢复如常没再有半点变化。
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