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车停好之后王栋仔细检查了武器装备。
考虑到要面对上百名甚至数百名敌人所以王栋与罗清都做了充足准备带上了足够多的弹药。
只是8毫米枪弹王栋就带了800发罗清也带了600发。
罗清少带了一些主要是为了多带一点6毫米枪弹。
所幸对两人来说负重不是太大的问题。
王栋能够背着一个壮汉快速奔跑因此带上几十千克的负重对作战行动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此外两人都为防弹衣安装了强化插板而且是最厚的那种。
一身下来少说都有50千克。
临走之前王栋还在车门上安装了一枚燃烧手榴弹确保不让车辆准确说是车上的物品落到其他人手上。
敌人就在山脊的另外一边。
车队没有去加拿大而是在蒙大拿州北面下了高速公路然后在州道上行驶了数十千米才来到这里。
准确的说是山脊对面的那座军事基地。
确实是军事基地不过是一座早已废弃了的军事基地。
从部署地点来看应该是一座战略弹道导弹基地在冷战时期部署了数十枚“民兵”之类的洲际导弹驻扎了数千人只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就已废弃设施都很陈旧而且沿途设置的哨卡全都荒废掉了。
没啥好奇怪的。
在冷战高峰时期美国拥有上千枚洲际弹道导弹而现在不到100枚大部分导弹基地都已废弃。
因为只有一条路所以王栋没有驾车跟过去。
所幸那是一条死路。
人员还好说而那些车辆特别是集装箱卡车肯定无法飞走。
很快两人就翻过了山脊。
“看到了吗?”
罗清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虽然没有戴夜视仪但是两人都能清楚看到基地里面有数百人而且全都是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
看样子几乎都是特种兵。
当然他们肯定不是特种兵更有可能是雇佣兵或者是来自某家美国的安保公司的人员。
基地里面灯火通明十几辆卡车早已不见了踪影。
当然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里是一座战略弹道导弹基地肯定有地下车库因此那些卡车很有可能直接进入了地下车库。
仔细观察了一阵王栋朝基地的西北角指了一下。
罗清看了一会才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栋的意思。
在基地的西北角就挨着这条山脉因为离得太近所以那边的警卫较少而且没有开阔地。
显然从那边进入基地的风险最小。
此外那边还有一个通风管道。
从外面看像是一座配电房不过高度不足两米所以可以肯定是通风口下面就是通往基地内部的通风管道。
因为是战略基地有遭到核打击的可能所以肯定采用了超压通风系统。
只是在和平时期一般不会启动。
关键就是通风管道的内部尺寸肯定不会太小不然无法满足地下设施的需求也就足够让人员进出。
要想溜进去就得利用那条通风管道。
两人没再等待朝基地西北角方向跑去。
已经是凌晨4点过再过1个多小时天色就将放亮。
因为这里是一座废弃的基地所以有理由相信那些在夜间出来活动的武装人员都会在天亮之前撤离。
准确说是返回地下设施。
其实在王栋与罗清摸过来的时候基地里的人员已经在清场主要就是清除掉车队到来的痕迹。
很专业表明绝非一般的武装人员。
此外外界未必知道这里的情况。
当然就算知道了也未必会有人过来。
为啥?
蒙大拿州地广人稀总共才300万居民而且大部分住在城镇里面离得最近的一座城镇差不多在50千米之外。
此外这里是军事基地也就是联邦领地。
虽然已经荒废了数十年但是只要仍然在美军的基地目录里面就是军事禁区禁止平民进入。
别说平民警察都很少到这里来。
来到基地西北角王栋取下了背负的df6pdw然后装上了消声器。
虽然更喜欢在近距离战斗中使用手枪但是在开始的时候王栋注意到所有武装人员都穿了防弹衣而且都有头盔。
就算使用大威力战斗手枪在装上消声器之后也未必能够打穿头盔更别说能够挡住步枪子弹的防弹衣。
显然df6pdw更保险一些。
要知道就算安装了消声器df6pdw的威力也跟ss109弹相当。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头盔能够挡住近距离射来的ss109弹。
为啥?
头盔防护的是弹片而不是枪弹。
要让头盔达到能够抵挡枪弹的效果重量肯定不会低到哪里去佩戴舒适性太差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
罗清也准备好了df6pdw装上了消声器。
“尽量不要杀人。”
“可能吗?”
王栋有点无语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
基地里有几百名武装人员要想摸进去还不杀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做好准备王栋首先摸了出去。
基地外面是一道围墙准确的说是用铁丝网弄成的围墙有大约4米高而且是内外两层跟监狱的围墙比较相似不过肯定难不住王栋与罗清反到会给守卫基地的武装人员带来麻烦。
什么麻烦?
因为有围墙存在而且在围墙上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所以基地里的武装人员不会一直盯着围墙外面的树林。
与在美墨边境一样两人直接跳了过去。
落地之后王栋顺势滚了出去。
不是说没站住而是得尽快隐蔽而且得降低落地时发出的声响。
罗清跟了过来还朝王栋竖起了中指大概是觉得王栋太过谨慎了。
基地里面武装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清理其中一些已经组织了起来准备返回设在地下的设施。
王栋与罗清没多耽搁朝通风口跑了过去。
确实是通风口只是弄成了配电房的模样准确说是盖了一座防务挡住了建在地面上的通风口也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