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采购物资与运送物资的问题剩下的就是由谁来承担援助的接受方。
这是问题?
其实这还真是问题。
在开战的第88日也就是联合国安理会好不容易就运送物资的事情达成一致后阿姆利则发生了变故。
当天阿姆利则的市长公开宣布不再听从印度当局的指挥。
随后“阿姆利则人民自治委员会”成立。
这是个什么机构?
阿姆利则的权力机构!
当天印度当局就发表声明一方面严厉谴责巴基斯坦一方面宣布绝不承认任何非法政权。
政权?
其实只是一个自治委员会。
该委员会在成立的时候就宣称只是不接受印度当局的指挥而没有宣布要脱离印度独立建国。
说得更直接一点这是一个由阿姆利则的居民选出来的临时统治机构。
为什么要成立这样的机构?
因为印度当局已经无法为阿姆利则提供任何的指导与帮助即印度当局已经在实质上丧失了对阿姆利则的控制权。
此外该机构在成立时就宣称阿姆利则的现状其实就是由印度当局一手导致的。
为啥?
战争!
此外印度当局没有能够有效的控制军事力量导致军队哗变让阿姆利则的人民遭受战火荼毒。
关键阿姆利则的市政府已经完全丧失了运作能力准确说是对这座城市的控制与管理能力。
显然这就是事实。
被巴军包围遭到兵变的祸害阿姆利则早就是无政府状态了。
这下问题严重了。
啥问题?
谁来接受联合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
自治委员会?
如果交给自治委员会那不等于承认是由自治委员会在控制阿姆利则?
显然印度当局肯定无法接受。
正是如此在次日也就是第89日印度当局就照会联合国要求联合国暂停对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援助。
这不是开玩笑吗?
要知道数百万人就等着救助呢。
更可笑的是印度当局并没有提出合理的至少是行得通的办法当时甚至没有提出替代办法。
让印度当局派人去阿姆利则恢复秩序?
显然不可能。
为啥?
派几个官员去有用?
要恢复秩序就必须派武装力量过去至少是警察部队而巴基斯坦显然不可能让印度的武装力量前往阿姆利则。
在当地成立一个由印度政府授权的地方政府?
这跟自治委员会有啥区别?
如果是完全听命于印度当局的地方政府能够活得长久或者说能够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与信任?
归根结底就是阿姆利则的民众不再相信印度当局。
只是援助的事情肯定拖不得。
要知道只是在过去的几天里阿姆利则就已经发生了数百起惨案成千上万的平民等待救助。
这不是什么秘密。
早在巴军越过国境线之前就有上百名世界各国的记者去了阿姆利则而且一直在对外报道发生在这座城市里面的事情。
正是这些报道让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灾难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用那些记者的话来说每一天都有数百名、甚至上千名无辜的民众死于疾病、饥饿与战乱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
当然采购援助物资的工作一直在进行运输方面的工作也在加快安排。
只是印度不肯松口援助就谈不上。
为啥?
按照联合国宪章只要承认印度是主权国家那么就必须尊重印度的主权也就得尊重印度对阿姆利则的统治权。
这次美国没有拿所谓的人权说事。
到第92日美国提出了一个办法也就是由私人团体代替接受人道主义援助并且负责向难民分发物资。
简单的说就是先把统治权丢到一边。
当然这个私人团体必须得到印度的承认至少是默认同时必须能够获得巴基斯坦方面的准许。
还好印度当局没有反对接受了美国的提议。
只要不涉及主权那么至少在面子上能够让印度当局过得去。
更重要的是美国给了印度当局巨大的压力。
为啥?
一是人道主义灾难确实已经发生而一直拿人权说事的美国等西方国家肯定无法做到熟视无睹。
再拖下去美国都坐不住了。
二是联合国划拨的第一笔款项即5亿美元已经用掉而第二笔款项得在运送工作开始之后才会划拨。
啥意思?
美国的农场主还等着把仓库里的存粮卖出去呢。
那么找谁来承担分发工作?
当然这就得问巴基斯坦当局了。
很简单如果跟巴基斯坦当局的关系不够铁根本就去不了阿姆利则靠什么去负责分发人道主义物资呢。
当然队伍是现成的。
啥?
“安固”公司。
在该决议获得通过之后巴基斯坦军方就找到了“安固”公司委托“安固”公司前往阿姆利则维持秩序。
当然正式的说法是负责人道主义救助行动。
报酬?
没有。
这是人道主义救助行动谈什么报酬?
当然巴基斯坦军方也做出了承诺会在战后给“安固”公司更多的合同包括委托培训山地部队。
反正就是少不了好处。
云龙在答应下来之后才联系了王栋让王栋马上带部队去拉合尔。
其实王栋就在拉合尔。
按照最初的安排王栋他们应该在巴军发动进攻之后为巴军提供支持只是印军根本就没有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因此王栋他们一直留在拉合尔没有上前线也没有执行其他作战任务。
接到云龙的电话王栋也很是无语。
不过他也没多耽搁立即把部队组织了起来。
此时运载着5万吨粮食的货轮已经从美国出发预计半个月之后到达瓜达尔而由华夏安排的车队也将在半个月后到达瓜达尔。
阿姆利则的难民还能坚持半个月?
更何况在货轮到达之后至少还需要5天时间车队才能把物资送到阿姆利则。
要知道阿姆利则的人道主义灾难比记者报道的还要严重。
那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