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个晚上巴军就突破了印军设在伯坦果德东面的防线控制了至关重要的东郊公路。
印军方面2个装甲旅遭到重创。
严格说来是1个装甲旅并全灭另外1个装甲旅遭到重创。
这仗还能打吗?
虽然在天亮之后巴军停止了进攻但是印军的处境并没得到明显改善即巴军的远程火力打击接踵而至。
其实巴军停下来也只是调整部署。
为啥?
在昨晚的战斗中巴军也遭受了一些损失。
别的不说在印军防线上遭到伏击的那些坦克就需要抢修而且巴军需要巩固已经控制的东郊公路。
趁此机会印军开始调整防御部署。
可惜的是没多大意义。
只是依靠步兵印军根本守不住伯坦果德东面的防线。
如果说印军步兵手里有足够多的反坦克武器能够得到远程火力支援还有强大的空中掩护那么打退巴军的进攻不是难事可惜的是印军没有远程火力支援空中掩护更谈不上连反坦克武器都没有多少。
在印军步兵手里最主要的反坦克武器竟然是rpg之类的火箭筒!
虽然这些火箭筒有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在阵地防御战中只要抓住机会肯定能打穿坦克的侧面与后部装甲但是有很高的要求即反坦克手必须有足够的胆量还得有自我牺牲的觉悟。
印军有吗?
如果印军有足够的士气也不会打成这个样子了。
事实上当时守卫伯坦果德的印军大部分都是二线部队。
为啥?
主力部队全在拉合尔而且几乎全都做了俘虏。
其实在西北地区印军仍然有不少的主力部队总兵力在20万以上只是半数留在了新德里其他的也在贾朗达尔等主要城市因此被派往伯坦果德的全是二线部队战斗力极为低下。
这些印军官兵大部分使用的竟然是akm步枪!
此外很多印军官兵甚至没有获得足够多的步枪子弹。
为啥?
当地最大的弹药库在查谟而查谟已经被巴军攻占!
至于印度的兵工厂生产效率一直就没有提高。
有趣的是俄罗斯还向印度发出了抗议。
抗议什么?
印度是按照俄罗斯提供的专利授权生产akm步枪而印度现在的产量已经超过了授权允许的最大产量。
也就是说印度得按照合同支付额外的授权费用。
至于枪弹同样得向俄罗斯支付专利授权费用。
此外就是糟糕的后勤保障体系。
其实在新德里储存了足够多的弹药特别是枪械的子弹但是很多弹药根本无法运送到前线。
为啥?
道路太过糟糕而且没有足够多的运输车辆!
虽然西北地区是印度的核心地区道路网络极为密集但是很多都是乡村公路通行能力非常糟糕。
此外巴基斯坦空军一直在轰炸印军的运输车队。
根据巴基斯坦空军发布的战报从开战到现在已经炸毁了上万台运输车辆大部分是重型卡车。
要命的是这些卡车大部分是舶来品!
印度不是没法生产重型卡车只是产量非常低而且性能极为糟糕一些关键设备还需要进口。
比如重卡专用的柴油机印度就几乎全部需要依靠进口。
后勤保障跟不上前线的印军拿什么去作战?
其实类似的问题在巴军中也存在。
只是并不严重。
为啥?
华夏一直在支援巴基斯坦。
开战20多天华夏已经向巴基斯坦提供了近10万台车辆而且以重型卡车为主还有不少的工程车辆。
此外“安固”公司也一直在为巴基斯坦培训相关人员比如卡车司机。
正是如此巴军的后勤保障问题才没有暴露出来。
虽然后勤补给能力算不上强大但是至少能够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足够的弹药不存在弹药跟不上的问题。
对印军来说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不是反攻克什米尔而是如何守住伯坦果德。
当然往严重的说其实是在伯坦果德沦陷之后该怎么打。
守住伯坦果德?
那是做梦!
为啥?
随着东部防线被巴军突破伯坦果德被巴军包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先不说别的只是该地的200万平民就足够让印军头痛的了。
要知道在被巴军包围之后伯坦果德存量很快就会耗光。
然后怎么办?
恐怕不等巴军打进来印军就完蛋了。
突围?
除非调动其他地区的主力部队不然伯坦果德的印军根本没办法突围也不可能突破巴军的包围圈。
在拉合尔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让步兵去冲击巴军的防线那就是让官兵去送死。
此外拉合尔的惨败已经重创了印军的士气。
如果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恐怕守卫伯坦果德的印军会立即缴械投降甚至帮助巴军维持秩序。
为啥?
如果伯坦果德发生动乱巴军未必会入城。
巴军不来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
200万张每天都要吃饭的嘴那可是个天大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巴军必须考虑的问题。
占领伯坦果德真的有必要?
先不说伯坦果德有多大的价值只是让200万人填饱肚皮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其实这也是云龙建议巴军不要攻打伯坦果德的关键所在。
战争远没到说结束的时候为什么要给自己增添负担?
哪怕印军在该方向上云集重兵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也没多大威胁。
只是已经打到这个地步该怎么办?
对巴军来说当前唯一的办法也许就是围而不攻。
印军主动投降的话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如果印军没有投降就没必要发起强攻让印军守着伯坦果德好了。
其实在进攻的第二天巴军就调整了部署让部队加快速度向南突击没有在伯坦果德投入太多兵力。
以当时的情况巴军想在该方向上寻求印军主力进行决战。
干嘛?
通过一场决战决定伯坦果德的大局面然后把部队撤回去从而结束在伯坦果德方向上的作战行动。